《交通環保》作為一本環境領域的學術期刊,投稿難度一般,但仍需要作者具備一定的學術實力。具體詳情需結合期刊定位、審稿流程以及投稿者的研究質量綜合評估。以下是詳細分析:
了解期刊信息:
《交通環保》期刊創刊于1980年,是由交通部主管交通部環境保護科技信息網主辦的環境類雙月刊。該雜志以中文出版,擁有國內刊號:CN 12-1058及國際刊號:ISSN 1006-4281。旨在成為環境領域的先鋒,及時反映環境改革與發展的最新成果,深入探索環境規律,助力環境事業的繁榮。通過高質量的論文和研究成果,為環境工作者提供有價值的參考,促進學術交流與合作,推動環境創新與進步。
期刊級別與定位:
《交通環保》 期刊被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等數據庫收錄。獲得了中國優秀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北大圖書館收錄期刊等榮譽。主要欄目:專論、研究與探討、IMO資料、消息動態等,注重理論與實踐結合。該期刊的讀者群體主要是環境工作者、環境研究者、環境政策制定者以及對環境領域感興趣的讀者。
投稿須知:
(一)作者簡介包括姓名、性別、民族(漢族可以省略)、籍貫、工作單位、職稱、學位、研究方向。
(二)文稿應具有科學性、創新性、導向性、實用性,論點明確,資料可靠,文字精練,用字規范,層次清楚,必要時應做統計學處理,文稿附圖表量不限。
(三)文中標題層次用阿拉伯數字連續編號,例如:1…,2…,2.1…,2.1.1…,一律左頂格。一、二級標題后的正文另起,縮進2字。三級標題后空1字接正文。
(四)參考文獻按“作者名,文稿名.期刊名.年份,卷數(期數):頁碼.”或按“作者名.書名.出版社名,年份:頁碼,”等標注。
(五)論文均要求有中文摘要和關鍵詞,摘要用第三人稱撰寫,分目的、方法、結果及結論四部分,完整準確概括文章的實質性內容,以150字左右為宜,關鍵詞一般3~6個。
發表周期:
采用三審制(初審、復審、終審),《交通環保》期刊預計審稿時間:1個月內,如果超過預計的審稿時間仍未收到回復,可以主動聯系編輯部詢問進度,若想縮短周期,流程協助可咨詢在線客服。
投稿建議:
投稿《交通環保》期刊需注重選題創新性與格式規范性。建議投稿前充分研讀近期刊發文章,并嚴格遵循雜志社要求,對于具備一定學術實力的作者來說,是一個相對好投且發表周期較短的期刊選擇。
交通環保發表范例
-
福州市將實施“海藍工程”
作者:--
-
船舶污染事故國家損失賠償初探
作者:張春昌; 李積軍; 劉松樹
-
SOLAS公約修正案與構建中國船舶和港口設施保安體系
作者:吳維平
-
海事局要求船舶配備2003年版訓練手冊
作者:--
-
《控制船舶有害防污底系統國際公約》及有關問題探討
作者:金輝
-
春風得意
作者:李雅成
-
生物多樣性在路域植被養護中的應用
作者:張玉珍
-
巴西推廣生物柴油
作者:--
-
廢舊材料在公路建設中運用及對策
作者:楊慶國; 程德宏; 易志堅; 殷勇; 李洪濤; 應文宗
-
我科學家從植物中獲取“清潔柴油”
作者:--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