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稿件被《江西社會科學》期刊退修后,可按以下流程進行修改,以提高錄用概率:
一、分析退稿原因
1.?仔細閱讀退稿通知:明確編輯或審稿人指出的問題,如選題不符、創新性不足、數據缺陷或語言表達問題?。
2.區分退稿類型:可修改退稿、拒稿(若意見表明“研究方向不符”,建議改投其他期刊)
二、針對性修改策略
1.深入探討研究問題,提供更全面、深入的分析和討論。
2.增加相關理論背景和文獻綜述,以支持研究論點的合理性和創新性。
三、重新投稿準備
1.?附修改說明:逐條回應審稿意見,說明修改內容及依據。
2.核對期刊要求:
(一)來稿請附中、英文摘要、中圖分類號和關鍵詞。其中,中文摘要應在200字以上,內容包括研究的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要具體詳細,不能空泛而談;英文摘要應有與中文摘要對等的信息量(不少于100個實詞)。
(二)來稿請另起頁注明作者詳細通訊地址、郵政編碼、聯系電話、E-mail。
(三)多作者稿署名時須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接“擬用通知”后不再改動。
(四)標題,序數加括號后不再使用標點,如“(一)”“(二)”,左側空二字符。
(五)在正文中引用處右上角加注序號,所列文獻應為原始參考文獻,網絡文獻應給出和引用日期;除非作者人數在4人或4人以上,否則、應列出所有作者姓名,不能用“等”代替。
綜上所述,通過不斷地修改和完善,提高稿件的質量和學術水平,增加被期刊錄用的機會。
《江西社會科學》是一本在社會領域具有較高影響力的學術理論期刊,于1980年創刊,由江西省社會科學院主管,江西省社會科學院主辦,為月刊,國內統一刊號為CN:36-1001/C,國際標準刊號為ISSN:1004-518X。
該刊設置了法學研究、哲學研究、經濟研究、歷史研究、文學研究、文化研究、社會學研究、政治學研究、管理研究、教育研究等等欄目,覆蓋社會領域多個研究方向,以反映社會領域的最新動態和發展趨勢。
江西社會科學發表范例
-
別現代:在與思想史的對話中進入歷史
作者:肖明華
-
《尤利西斯》都市空間的現代性表征
作者:方英; 王春暉
-
清初文論對“溫柔敦厚”的拓展性闡釋
作者:夏秀
-
宋代賦稅審計的基本法律規制
作者:肖建新
-
宋代文官贈官資格考述
作者:惠鵬飛
-
論孟子“好辯”的話語依據及來源
作者:劉全志
-
改革開放40年中美互動與中國知識產權制度演進
作者:易繼明
-
科技成果轉化“三權”的財產權利屬性研究
作者:翟曉舟
-
類型化視角下網絡游戲動態畫面的著作權權屬
作者:金泳鋒
-
論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權利人的法律地位
作者:肖萍; 盧群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