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稿件被《機械設計與制造》期刊退修后,可按以下流程進行修改,以提高錄用概率:
一、分析退稿原因
1.?仔細閱讀退稿通知:明確編輯或審稿人指出的問題,如選題不符、創新性不足、數據缺陷或語言表達問題?。
2.區分退稿類型:可修改退稿、拒稿(若意見表明“研究方向不符”,建議改投其他期刊)
二、針對性修改策略
1.深入探討研究問題,提供更全面、深入的分析和討論。
2.增加相關理論背景和文獻綜述,以支持研究論點的合理性和創新性。
三、重新投稿準備
1.?附修改說明:逐條回應審稿意見,說明修改內容及依據。
2.核對期刊要求:
(一)來稿應具有原創性,內容符合本單位保密規定。論文的主要研究工作應由作者獨立完成,引用他人成果時,須按《著作權法》中的有關規定標明其出處,由此引發的一切著作權責任由作者自負。
(二)文題:力求簡明準確地反映文章主題,一般不超過20個字,一般不使用縮略語和標點符號。
(三)作者單位加圓括號排在作者署名下方,單位應寫全稱、所在省份、城市和郵政編碼。外國作者單位應注明國名。不同單位的作者應標注清楚。
(四)論文須附中、英文摘要;中文摘要200—300字,英文摘要150—200詞。另請擇出能反映全文主要內容的關鍵詞2—4個。
(五)注釋是對論文中某一特定內容的解釋或補充說明,用帶圈數字注于當頁頁腳。
綜上所述,通過不斷地修改和完善,提高稿件的質量和學術水平,增加被期刊錄用的機會。
《機械設計與制造》是一本在機械領域具有較高影響力的學術理論期刊,于1963年創刊,由遼寧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主管,遼寧省機械研究院主辦,為月刊,國內統一刊號為CN:21-1140/TH,國際標準刊號為ISSN:1001-3997。
該刊設置了計算機應用 、設計與計算 、數控與自動化 、先進制造 、信息技術 、模具等欄目,覆蓋機械領域多個研究方向,以反映機械領域的最新動態和發展趨勢。
機械設計與制造發表范例
-
葉片式可變排量機油泵調整環設計研究
作者:曹占龍; 鐘賢兵; 李耀軍; 金宏平
-
汽車冷卻風扇葉片參數優化設計分析
作者:李盛福; 王欣欣
-
噴油參數對共軌柴油機排放影響的試驗研究
作者:張珠元; 林浩; 沈黎明; 羅福強
-
基于AMESim的繼動閥動態特性研究
作者:方桂花; 毛路遙; 魏燕燕; 曾標
-
可重構機械臂構型自適應控制研究
作者:葛為民; 喬友偉; 邢恩宏; 王肖鋒
-
真空挖掘抽吸車CFRP葉輪的輕量化研究
作者:胡業發; 姚宇; 黃向陽; 宋春生
-
Halbach陣列永磁懸浮帶式輸送機懸浮特性分析
作者:王仲勛; 郭永存; 胡坤
-
基于拓撲優化重型自卸車后橋結構優化分析
作者:許康; 廖文俊
-
多場作用下轉爐汽化冷卻煙道結構分析及改進
作者:嚴育才; 張融; 耿鶴; 徐增丙
-
重型機械傳動系統動態載荷優化研究
作者:胡俊平; 孫俊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