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稿件被《建筑結構學報》期刊退修后,可按以下流程進行修改,以提高錄用概率:
一、分析退稿原因
1.?仔細閱讀退稿通知:明確編輯或審稿人指出的問題,如選題不符、創新性不足、數據缺陷或語言表達問題?。
2.區分退稿類型:可修改退稿、拒稿(若意見表明“研究方向不符”,建議改投其他期刊)
二、針對性修改策略
1.深入探討研究問題,提供更全面、深入的分析和討論。
2.增加相關理論背景和文獻綜述,以支持研究論點的合理性和創新性。
三、重新投稿準備
1.?附修改說明:逐條回應審稿意見,說明修改內容及依據。
2.核對期刊要求:
(一)來稿須包括:篇名、作者姓名、工作或學習單位、單位所在城市、郵政編碼、中文摘要及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英文篇名、英文摘要及關鍵詞等。
(二)來稿要求觀點鮮明、材料翔實、論證得力,具有新理論、新觀點、新方法、新材料。
(三)注釋一律采用腳注,當頁注碼,樣式為:①②③等。
(四)采用順序編碼制著錄參考文獻,依照其在正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字加方括號標出。參考文獻僅限作者親自閱讀過的主要文獻,其中近5年內的文獻應占50%以上。
(五)屬于課題或基金項目的論文,請詳細注明類別、名稱及編號等內容。
綜上所述,通過不斷地修改和完善,提高稿件的質量和學術水平,增加被期刊錄用的機會。
《建筑結構學報》是一本在建筑領域具有較高影響力的學術理論期刊,于1980年創刊,由中國科學技術學會主管,中國建筑學會主辦,為月刊,國內統一刊號為CN:11-1931/TU,國際標準刊號為ISSN:1000-6869。
該刊設置了綜述評論、學術論文、工程實錄、信息報道、工程實踐、海外進展、學術討論、規范動態等欄目,覆蓋建筑領域多個研究方向,以反映建筑領域的最新動態和發展趨勢。
建筑結構學報發表范例
-
預應力型鋼混凝土柱偏心受拉性能試驗研究
作者:鄧宇; 武曉彤; 張鵬
-
圓CFRP-鋼復合管約束高強混凝土短柱軸壓試驗研究
作者:郭瑩; 許天祥; 劉界鵬
-
一級抗震預應力混凝土框架混合出鉸機制下柱端彎矩增大系數研究
作者:簡斌; 湯甜恬; 李東澤
-
結構周期延長對倒塌分析中地震動強度指標選擇的影響
作者:左占宣; 李爽; 翟長海; 謝禮立
-
凍融循環作用后栓釘連接件受剪性能試驗研究
作者:李慧; 劉永健; 張寧; 劉江
-
CFRP布與高溫后混凝土的黏結性能試驗研究
作者:劉桂榮; 曲福來; 趙順波; 張華岳
-
重復荷載作用后鋼筋與自密實混凝土黏結應力-滑移關系研究
作者:莊金平; 陳劍星; 陶鋼; 蔡雪峰
-
再生混凝土壓-剪復合受力性能研究
作者:鄧志恒; 李作華; 楊海峰; 李君
-
鋼纖維輕骨料混凝土單軸受壓應力-應變曲線研究
作者:趙順波; 趙明爽; 張曉燕; 彭振景; 黃亭樺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