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稿件被《建筑科學與工程學報》期刊退修后,可按以下流程進行修改,以提高錄用概率:
一、分析退稿原因
1.?仔細閱讀退稿通知:明確編輯或審稿人指出的問題,如選題不符、創新性不足、數據缺陷或語言表達問題?。
2.區分退稿類型:可修改退稿、拒稿(若意見表明“研究方向不符”,建議改投其他期刊)
二、針對性修改策略
1.深入探討研究問題,提供更全面、深入的分析和討論。
2.增加相關理論背景和文獻綜述,以支持研究論點的合理性和創新性。
三、重新投稿準備
1.?附修改說明:逐條回應審稿意見,說明修改內容及依據。
2.核對期刊要求:
(一)來稿請自留底稿,稿件如不錄用,本刊恕不退稿。
(二)采用電子投稿,請將電子版(Word文檔)直接發送至郵箱,并以“作者單位+作者姓名+文章標題”命名。
(三)摘要:論著類文章須附中英文摘要。結構式摘要包括目的、方法、結果(列出主要數據)、結論4個部分。
(四)參考文獻按“作者名,文稿名.期刊名.年份,卷數(期數):頁碼.”或按“作者名.書名.出版社名,年份:頁碼,”等標注。
(五)基金項目?;痦椖恐肝恼庐a出的資助背景,包括基金和項目兩類。論文若有此種背景,應按照國家有關部門規定的正式名稱列于作者單位之下列,并在圓括號內注明其編號。
綜上所述,通過不斷地修改和完善,提高稿件的質量和學術水平,增加被期刊錄用的機會。
《建筑科學與工程學報》是一本在建筑領域具有較高影響力的學術理論期刊,于1984年創刊,由教育部主管,長安大學;中國土木工程學會主辦,為季刊,國內統一刊號為CN:61-1442/TU,國際標準刊號為ISSN:1673-2049。
該刊設置了基金資助課題、建筑結構與施工、建筑與城規、機械與電器、給水排水與暖通、管理、基礎科學等欄目,覆蓋建筑領域多個研究方向,以反映建筑領域的最新動態和發展趨勢。
建筑科學與工程學報發表范例
-
冷成型鋼龍骨-石膏板自攻螺釘連接低周往復荷載試驗
作者:陳偉; 陳勵緯; 陳盛根; 張翼東; 蘇意然; 劉彬
-
基于改進螢火蟲優化算法和考慮空間變異特性的邊坡最小安全系數確定研究
作者:褚雪松; 李亮
-
頁巖陶粒輕質混凝土雙向疊合樓板受力性能試驗及撓度計算分析
作者:谷倩; 雷曉天; 黃超; 趙端鋒
-
考慮土拱效應的斜插式樁板墻合理板間距研究
作者:屈俊童; 吳紹山; 許展峰; 陳慧君
-
聚丙烯纖維改性聚合物透水混凝土路面路用性能試驗
作者:羅維剛; 鈔鑫; 盧國文; 肖永站
-
第五屆建筑科學與工程創新論壇掠影
作者:--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