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稿件被《科技縱覽》期刊退修后,可按以下流程進行修改,以提高錄用概率:
一、分析退稿原因
1.?仔細閱讀退稿通知:明確編輯或審稿人指出的問題,如選題不符、創新性不足、數據缺陷或語言表達問題?。
2.區分退稿類型:可修改退稿、拒稿(若意見表明“研究方向不符”,建議改投其他期刊)
二、針對性修改策略
1.深入探討研究問題,提供更全面、深入的分析和討論。
2.增加相關理論背景和文獻綜述,以支持研究論點的合理性和創新性。
三、重新投稿準備
1.?附修改說明:逐條回應審稿意見,說明修改內容及依據。
2.核對期刊要求:
(一)來稿若獲省級以上基金資助,請注明基金來源、項目名稱及編號。一經采用,論文將優先發表。
(二)文內標題層次一般不超過3級,一律用1、1.1、1.2、1.1.1、1.1.2等標識,均頂格寫。
(三)參考文獻為直接引用他人研究成果的說明。文中序號應按順序排列,并與文末參考文獻的序號對應,在文中標明如[1]、[2]、[3]。如同一參考文獻在文中重復引用,則文中[1][2][3]順序不變,文末標明。
(四)中圖分類號采用《中國圖書館分類法》(第4版)進行分類,一般標示1個分類號,多個主題的文章可標示2或3個分類號,主分類號排在第1位。
(五)作者姓名、職稱、學歷、工作單位、通信地址、郵政編碼、聯系電話、電子郵箱應附于文末,以便聯系。
綜上所述,通過不斷地修改和完善,提高稿件的質量和學術水平,增加被期刊錄用的機會。
《科技縱覽》是一本在科技領域具有較高影響力的學術理論期刊,于2012年創刊,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科技部主管,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 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主辦,為月刊,國內統一刊號為CN:10-1080/N,國際標準刊號為ISSN:2095-4409。
該刊設置了本期關注、最新進展、資源導航、萬物互聯、宏觀與微觀、討論評論、鑒往知來、幕后故事等等欄目,覆蓋科技領域多個研究方向,以反映科技領域的最新動態和發展趨勢。
科技縱覽發表范例
-
來自英特爾實驗室的里奇·烏利希
作者:埃文·阿克曼; 里奇·烏利希
-
試試智能耳戴式設備吧!
作者:Stacey; Higginbotham
-
光視效能
作者:Vaclav; Smil
-
IBM沃森,為自己療傷
作者:Eliza; Strickland; Eddie; Guy(插圖)
-
2019年十大高技術汽車
作者:Lawrence; Ulrich
-
醫用微型人體
作者:張宇
-
打造警用技術與裝備科技硬核
作者:王世均; 董金龍; 李焱科; 馬源暉; 丁木易
-
18.4毫米氣動高能量可控防暴發射器:集非致命處置與致命打擊于一體
作者:李洋洋; 劉世君; 董金龍; 高興全
-
38毫米捕網彈、纏繞彈及黏滯彈:實現遠距離快速抓捕與有效束縛
作者:吳煌; 鄧定波; 王雙云; 田清武
-
防暴警務平臺雷達預警和視頻監控系統:實現車載移動全天候偵察監控
作者:吳江;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