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稿件被《科學與文化》期刊退修后,可按以下流程進行修改,以提高錄用概率:
一、分析退稿原因
1.?仔細閱讀退稿通知:明確編輯或審稿人指出的問題,如選題不符、創新性不足、數據缺陷或語言表達問題?。
2.區分退稿類型:可修改退稿、拒稿(若意見表明“研究方向不符”,建議改投其他期刊)
二、針對性修改策略
1.深入探討研究問題,提供更全面、深入的分析和討論。
2.增加相關理論背景和文獻綜述,以支持研究論點的合理性和創新性。
三、重新投稿準備
1.?附修改說明:逐條回應審稿意見,說明修改內容及依據。
2.核對期刊要求:
(一)基金項目有則加。格式為“基金項目:基金名稱(編號)”。論文若系省部級以上基金項目,本刊將酌情優先發表。
(二)作者若欲另投他刊,請先與本刊編輯部聯系。切勿一稿兩投,一旦發現一稿兩投,將立即退稿;而一旦發現一稿兩用,本刊將刊登該文系重復發表的聲明,并在2年內拒絕以該文第一作者為作者的任何來稿。
(三)文題避免使用簡稱、縮寫、標點符號、化學結構式及藥品商品名等不規范名詞。論著類文章應有英文題名,其含義應與中文一致,一般以不超過10個實詞為宜。
(四)所引參考文獻必須是作者親自閱讀的文獻,以近5年公開發表的文獻為主,未發表的個人觀察資料和通信不得列為參考文獻。
(五)提供中文內容提要,提要篇幅為200 — 300 字。力求充分說明文章的核心、論證方法及研究價值,語言準確精煉。
綜上所述,通過不斷地修改和完善,提高稿件的質量和學術水平,增加被期刊錄用的機會。
《科學與文化》是一本在文化領域具有較高影響力的學術理論期刊,于1980年創刊,由福建省科學技術協會主管,福建科技報社主辦,為月刊,國內統一刊號為CN:35-1013/G3,國際標準刊號為ISSN:1000-3398。
該刊設置了特別視點、科學315 、風情掠影、人與自然、百知園、藝苑風景、健康生活、驚險傳奇等欄目,覆蓋文化領域多個研究方向,以反映文化領域的最新動態和發展趨勢。
科學與文化發表范例
-
為何有人愛看恐怖片?
作者:--
-
鄭和航行為何專載老年婦女?
作者:--
-
蜜蜂也有“個性”
作者:--
-
肉毒毒素可緩解抑郁癥
作者:--
-
“走后門”源于宋代
作者:--
-
腳臭更易吸引蚊子
作者:--
-
鳥類愛情多忠貞? 夠嗆!
作者:吼海雕
-
如何讓返老還童走向現實
作者:傅文慶
-
死而復生可能嗎?
作者:--
-
親友離世,海豚悲傷
作者:安東·葉夫謝耶夫; 粟周熊(譯)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