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稿件被《礦業研究與開發》期刊退修后,可按以下流程進行修改,以提高錄用概率:
一、分析退稿原因
1.?仔細閱讀退稿通知:明確編輯或審稿人指出的問題,如選題不符、創新性不足、數據缺陷或語言表達問題?。
2.區分退稿類型:可修改退稿、拒稿(若意見表明“研究方向不符”,建議改投其他期刊)
二、針對性修改策略
1.深入探討研究問題,提供更全面、深入的分析和討論。
2.增加相關理論背景和文獻綜述,以支持研究論點的合理性和創新性。
三、重新投稿準備
1.?附修改說明:逐條回應審稿意見,說明修改內容及依據。
2.核對期刊要求:
(一)作者簡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月,性別,民族,籍貫,職稱,學歷,研究方向,主要學術成就等。
(二)圖中外文字母用斜體,單位符號應為正體。框圖中英文字母用正體。圖中法定計量單位用符號標出,不用單位中的中文名稱。
(三)研究論文需有200~300字的內容摘要。摘要兩字用黑體五號字,摘要內容用楷體五號字。
(四)正文的標題層次用阿拉伯數字編號,不同層次的數字之間用下圓點“.”相隔,如“l”,“2.1”,“3.1.2”,并一律左頂格。
(五)注釋是對正文中某一特定內容的解釋或補充說明,列于當頁腳注,用①②……標注。(注意:注釋不是引文的參考文獻,引文引用文獻應放在文后參考文獻中)
綜上所述,通過不斷地修改和完善,提高稿件的質量和學術水平,增加被期刊錄用的機會。
《礦業研究與開發》是一本在煤礦領域具有較高影響力的學術理論期刊,于1981年創刊,由長沙礦山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主管,長沙礦山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中國有色金屬學會主辦,為月刊,國內統一刊號為CN:43-1215/TD,國際標準刊號為ISSN:1005-2763。
該刊設置了采礦與安全工程、廣告書評索引、礦山機電與數字智能技術、選礦與資源綜合利用、礦業管理、礦山智能化與機電裝備等欄目,覆蓋煤礦領域多個研究方向,以反映煤礦領域的最新動態和發展趨勢。
礦業研究與開發發表范例
-
極不穩固采場穩定性分析
作者:唐亞男; 王健; 王寅; 張金虎
-
遺棄煤層復采綜放工作面礦壓規律研究
作者:蔡為益; 張東升; 常澤超; 陶祥令
-
采空區破碎巖石承壓變形及分形特征研究
作者:梁彥波; 江寧; 趙金海; 張雷雷; 陳軍濤
-
密實膏體充填面沿空留巷圍巖穩定性控制研究
作者:左文強; 張新國; 王高尚; WITTAYAKUL; SITTISARN
-
置孔釋壓材料在主應力巷道中的適應性研究
作者:吳智勇; 李彥斌; 任杰; 韋慶亮; 谷攀
-
基于SHPB的巖石動靜組合加載試驗研究進展
作者:王杰; 金解放; 袁偉; 梁晨
-
深井軟巖巷道鋼管混凝土支架支護技術研究
作者:韓連昌; 劉勇; 王沉; 康向濤; 王羽揚; 冷光海
-
粉煤灰-礦渣基固結粉膠凝材料開發與配比優化研究
作者:王永定; 溫震江; 楊曉炳; 高謙
-
基于正交試驗的膠結充填體力學性能及配比優化方案研究
作者:李占金; 程豪杰; 楊美宏
-
細顆粒尾砂含量對充填體強度影響的試驗研究
作者:王楚涵; 韓亮; 田曉曦; 孫海寬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