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終身教育是一本由廈門開放大學主辦的教育期刊,1998年創刊,季刊。該刊嚴控學術質量,努力吸引高質量論文,為該行業領域發展建設與科研成果傳播做貢獻,歡迎大家踴躍投稿或訂閱。本刊主要欄目有:終身教育、黨建研究、課程建設、海峽人文。
《兩岸終身教育》是自1998年創刊,國內刊號為35-1348/G4,本刊積極探索、勇于創新,欄目設置及內容節奏經過編排與改進,受到越來越多的讀者喜愛。它是一本致力于促進兩岸終身教育學術交流,推動文化交往的學術期刊。它的主要目標是分享海峽兩岸終身教育研究理論和實踐成果,為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終身教育體系提供學術服務。
它始終堅持正確的辦刊方向和輿論導向。這不僅體現在其對于終身教育領域的研究論文的嚴格篩選上,也體現在其對于兩岸教育交流和合作的高度關注上。期刊不僅積極推動兩岸教育學術交流,也通過各種方式展示兩岸教育合作的實踐成果。對于研究論文的質量有著極高的要求。它不僅要求論文在理論上有所創新,更要求論文在實踐上具有可操作性。這種對于學術質量的追求,使得該雜志在兩岸終身教育領域具有了極高的影響力。
《兩岸終身教育》也積極推動兩岸文化交往。它通過發表各種文化交流活動的報道、訪談和專題研究論文,讓讀者了解兩岸文化交往的現狀和前景。這些文章不僅增進了兩岸人民之間的了解和友誼,也對于推動兩岸文化交流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它對于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終身教育體系所做出的貢獻。它通過發表大量關于中國終身教育體系構建的理論研究和實證研究論文,為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終身教育體系提供了重要的學術支持。這些論文不僅提出了各種具有創新性的理論觀點,也提供了大量來自實踐的實證數據和案例分析,為推動中國終身教育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參考。
預計審稿時間:1個月內
1、本刊嚴格審核所有收稿作品,作品皆需作者本人原創,如有抄襲等侵犯他人知識產權的或者內容侵犯他人名譽權、隱私權、人格權的,一經發現取消作者的投稿資格,由投稿者承擔相應法律責任,本刊概不負責。
2、直接引文之注釋不加引領字“參見”,間接引文之注釋應加引領詞“參見”;如顯示其他支持性文獻,用“另參見”為引領詞。對立性文獻,則加說明性字句,諸如“不同的見解,請參見”之類。
3、文章標題能簡明扼要地反映論文的最主要內容,且便于檢索,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必要時加副標題,題名中的名詞術語應標準化。
4、注釋序號以“①、②”等數字形式標示在被注釋詞條的右上角。頁末或篇末注釋條目的序號應按照“①、②”等數字形式與被注釋詞條保持一致。
5、來稿內容包括(按順序):題目、作者姓名、工作單位、摘要、關鍵詞、正文、注釋、參考文獻、作者簡介;作者詳細通訊地址、郵編、聯系電話及電子郵件地址。
6、摘要應能客觀地反映論文主要內容的信息,具有自明性、獨立性和完整性,一般不分段,形成一篇完整的短文。包括研究的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一般不超過200字。
7、論文為科研課題、項目成果的,需注明課題、項目名稱,并在同括號內填寫課題或項目編號,如為多項課題、項目成果應依次列卅,以分號分隔。
8、正文段落層次號一律使用阿拉伯數字(不出現前言、引言等之內的層次),頂行書寫,層次號后空一格,一級標題前空一行。
9、圖、表均應插放在文中第一次提到該圖、表的正文下面。表、圖題目及內容均須用中、英文雙重表達。圖表中參數應標明量和單位的符號。數據應有必要的統計分析。
10、編輯部收到來稿后進行登記編號,并送專家評審和主編審定,并在3個月內答復作者是否錄用。如在3個月后未得到編輯部消息,可查詢,如作者未取得錄用通知可改投它刊或自行處理。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福建省廈門市思明區前埔南路1263號,郵編:36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