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合理用藥》作為一本醫學領域的學術期刊,投稿難度一般,但仍需要作者具備一定的學術實力。具體詳情需結合期刊定位、審稿流程以及投稿者的研究質量綜合評估。以下是詳細分析:
了解期刊信息:
《臨床合理用藥》期刊創刊于2008年,是由河北省科學技術協會主管河北省科學技術協會;中國全科醫學雜志社主辦的醫學類旬刊。該雜志以中文出版,擁有國內刊號:CN 13-1389/R及國際刊號:ISSN 1674-3296。旨在成為醫學領域的先鋒,及時反映醫學改革與發展的最新成果,深入探索醫學規律,助力醫學事業的繁榮。通過高質量的論文和研究成果,為醫學工作者提供有價值的參考,促進學術交流與合作,推動醫學創新與進步。
期刊級別與定位:
《臨床合理用藥》 期刊被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JST 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日)、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等數據庫收錄。獲得了中國優秀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期刊等榮譽。主要欄目:用藥研究、論著、臨床研究、臨床藥師園地、診療分析、講座與綜述、中醫·中西醫結合、用藥調查、藥物不良反應、聲明、征稿啟事、藥事監管、短篇報道、病例報道、經驗交流、藥物檢測、用藥指導、作者·編者·讀者、藥事管理、個案報道等等,注重理論與實踐結合。該期刊的讀者群體主要是醫學工作者、醫學研究者、醫學政策制定者以及對醫學領域感興趣的讀者。
投稿須知:
(一)稿件基本要求 來稿應具創新性、科學性、導向性和實用性。要求資料真實、數據可靠、論點明確、結構嚴謹、文字精煉。論著、綜述等要求>7 500字符(包括摘要、參考文獻),用藥研究、用藥調查等欄目要求>6 500字符(包括摘要、參考文獻)。
(二)論文需標引2~5個關鍵詞。請盡量使用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信息研究所翻譯的最新版本《醫學主題詞表(MeSH)》和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信息研究所編寫的《中醫藥學主題詞表》內所列的詞。必要時,可采用習慣用的專業術語(自由詞),各詞之間用分號(;)隔開。
(三)參考文獻 按GB/T 7714-2015《信息與文獻參考文獻著錄規則》采用順序編碼制著錄,依照其在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字標出。參考文獻中的作者列出第1~3名,超過3名時,后加“,等”或其他與之相應的文字。外文期刊名稱用縮寫,以Index Medicus的格式為準;中文期刊用全名。每條參考文獻均須著錄起止頁。引用參考文獻應是作者親自審讀過的、近3~5年內的國內外有影響力的期刊文獻,盡量少引圖書著作。期刊文獻末盡量加注數字對象惟一標識符(Digital Object Unique Identifier,DOI)。參考文獻必須由作者與其原文核對無誤。
(四)力求簡明、醒目,反映出文章的主題。除公知公用者外,盡量不用外文縮略語。中文題名一般不宜超過20個漢字,英文題名不宜超過10個實詞。中、英文題名含義應一致。
(五)引言,說明課題的研究背景,引述該領域的國內外研究進展,說明本文選題意義和創新點;內容不應與摘要和結論雷同,不能出現圖表。
(六)引注統一采用頁下腳注形式,作者投稿時請按“1,2,3……”次序全篇連續編號,不加圈也不加括號,注碼統一置于標點之后。
(七)作者簡介包括:姓名、性別、出生年月、畢業學校及所學專業、工作單位、職務職稱、現從事的研究工作情況。
(八)關鍵詞:必須是意義明確的術語,一般應選取3~5個能準確反映研究方向、研究領域及研究地點的詞。詞與詞之間用分號“;”分隔。
(九)基金項目 論文所涉及的課題若取得國家或部、省級基金資助或屬攻關項目,請腳注于作者署名下方,如:“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No:39870765)”;并請附基金證書復印件。論文刊登后獲獎者,請及時通知編輯部,并附獲獎證書復印件。
(十)討論中聯系本文目的與研究結果,并可與其它報告的結果相聯系。理由充足時,可恰如其分地提出設想和建議?!氨疚慕Y果與文獻結果相符[4]”應寫為“本文結果與文獻結果[4]相符”。
發表周期:
采用三審制(初審、復審、終審),《臨床合理用藥》期刊預計審稿時間:1個月內,如果超過預計的審稿時間仍未收到回復,可以主動聯系編輯部詢問進度,若想縮短周期,流程協助可咨詢在線客服。
投稿建議:
投稿《臨床合理用藥》期刊需注重選題創新性與格式規范性。建議投稿前充分研讀近期刊發文章,并嚴格遵循雜志社要求,對于具備一定學術實力的作者來說,是一個相對好投且發表周期較短的期刊選擇。
臨床合理用藥發表范例
-
腹腔鏡手術與傳統開腹手術治療子宮肌瘤臨床效果的比較研究
作者:鐘學敏; 趙宇
-
舒芬太尼與芬太尼在中年女性甲狀腺手術中麻醉效果的比較研究
作者:楊玲
-
青海省人民醫院2016-2017年抗腫瘤輔助用藥情況分析
作者:陳美玲; 王生彪; 朱淑芳; 索積芳; 崗桑卓瑪; 王亞峰
-
臨床藥師針對性干預骨科Ⅰ類切口手術抗菌藥預防使用的效果分析
作者:殷杰; 沈宏濟; 袁淵
-
啟東市中醫院胃腸外科腸外營養使用合理性分析
作者:王靜東; 任艷; 孫增先
-
噻托嗅銨粉霧劑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臨床療效
作者:施養圳
-
阿司匹林聯合硫酸氫氯吡格雷口服治療腦梗死的臨床療效
作者:蘇曉虹; 趙麗群; 呂煥明
-
阿托伐他汀聯合阿司匹林治療缺血性腦卒中的臨床療效
作者:辛美
-
阿司匹林聯合氯吡格雷治療心肌梗死的臨床療效及其安全性
作者:劉小英
-
阿托伐他汀聯合纖溶酶治療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的臨床療效及其對腦梗死的預防效果
作者:陳少強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