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創刊于2013年,辦刊以來,融指導性、實用性、知識性于一體,發行周期為:半月刊,經過雜志社調整,不斷提高了刊物的整體質量,在行業內有一定的影響。作為一個全媒介雜志,它通過報道的方式整合了包括駐華使館、知名院校、行業機構、留學生以及資深專業人士等方面的重要資源。
該雜志是與各級官方人士的專訪,如美國駐華文化處官員、波蘭駐華大使、比利時大使、荷蘭教育部長、泰晤士高等教育主編、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會長等,揭示留學政策和國際教育的動態。同時,該雜志也與哈佛、耶魯、普林斯頓、南加大、波士頓大學等國外頂級高校的校長、招生官等進行了交流。此外,他們還采訪了美國最大在線教育平臺總裁,以及國內各大留學、游學、國際學校等相關行業機構的領導。除了雜志本身,留學還是一個專業的全媒體運營媒介。
他們的網站、微博和微信全面開通,同時推出視頻和廣播節目。其中,廣播節目與央廣中國之聲達成合作,開設了留學傳真欄目。此外,雜志的官方網站“光明留學網”充分利用光明網的品牌影響力和固有流量,承載著雜志內容的數字化傳播功能。它通過與各界專家、官方人士的交流和采訪,為讀者呈現了一個豐富多樣的留學世界。相信在未來的發展中,它將繼續致力于推廣國際教育交流,為廣大留學生和留學愛好者提供更多有價值的信息和資源。
預計審稿時間:1個月內
(一)為提升學術品格及貫徹學術標準,公正、嚴謹地對待每一篇來稿,本刊實行三審終審制。對于重要的或有爭議的稿件,編輯委員會將在與編輯部之外的專門研究人員協商討論后,最終決定是否錄用,但只以文章質量為依據。
(二)請勿一稿多投,并確保所有作者對文章署名無爭議,文稿著作權屬于作者,文責自負。
(三)采用順序編碼制著錄。文獻數論著不超過15篇,綜述不超過30篇。盡量引用近2年登載論文作參考文獻,內部資料和尚未發表者請勿列入。
(四)題名一般使用能充分反映論文主題內容的短語,不用標點符號。一般不設副題名,確有必要時,用冒號將副題名與主題名分開。
(五)多次引用同一著者文獻時,只編一個號,即在正文中標注首次引用的文獻序號,并在序號的“[]”外著錄引文頁碼。例如:張三[2]8-12;張三[2]66-80。
(六)注釋序號以“①、②”等數字形式標示在被注釋詞條的右上角。頁末或篇末注釋條目的序號應按照“①、②”等數字形式與被注釋詞條保持一致。
(七)作者與單位文稿作者署名人數一般不超過5人,作者單位不超過3個。及時作者須附簡介,包括工作單位、地址、郵編、年齡、性別、民族、學歷、職稱、職務;其它作者附作者單位、地址和郵編。
(八)中文摘要300~500字,是以第三人稱對文中觀點進行概括,能簡明反映論文的主要內容信息。關鍵詞3~6個為宜。
(九)凡屬部級、省部級或其它基金項目資助的論文,請在文稿首頁地腳標明基金名稱及基金項目編號。
(十)圖表:文中盡量少用圖表,必須使用時,應簡潔、明了,少占篇幅,圖表均采用黑色線條,分別用阿拉伯數字順序編號,應有簡明表題(表上)、圖題(圖下),表中數字應注明資料來源。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西城區永安路106號光明日報出版社《留學》雜志社,郵編:100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