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山大學學報》期刊投稿需要注意以下信息:
一、基本投稿方向
該刊是一本由西昌學院主辦的教育期刊,本刊主要欄目有: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旅游論壇、“三農”問題、政治與社會、法律與法制建設、經濟與管理、西部大開發、教育與教學探討、語言應用與教學、文史哲等。旨在推動教育學科發展和教育教學實踐創新。
二、內容與格式規范
(一)稿件自來稿之日起三個月內未接到本刊錄用通知,作者可自行處理。本刊對決定采用的稿件有權進行刪改。
(二)首字母縮寫字時,應在首次出現時說明,給以明確的定義。無論是中文縮略詞,還是外文縮略詞,全文應當統一。
(三)參考文獻:本刊要求所有參考文獻按照在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做實引,在引用處用上角標的形式標注,如“[1]”、“[2]”等。
(四)文題應恰當,簡明地反映文章的主題,盡量不用外文縮略語,一般不設副題,中文題名不超過20個漢字,英文題名應與中文題名含義一致,一般不超過10個實詞,通欄居中書寫。
(五)正文應盡量減少層次,一般不宜超過3層。有標題內容才列數字序號(沒有標題的內容用自然段形式起始),數字序號后不用加點,但要空1格。
(六)注釋放置于文后(尾注)。注釋序號用[1],[2],[3]……標識,全文統一排序。正文中的注釋序號統一置于包含引文的句子(有時候也可能是詞或詞組)或段落標點符號之后的右上角。
(七)作者簡介包括:作者姓名,出生年月,性別,民族,籍貫,學位(學歷),工作單位(全稱),職稱,研究方向。另請隨文附上聯系電話、電子郵箱、詳細通訊地址、郵編等。
(八)摘要:論著性文章要附400字左右中英文摘要,結構式摘要包括目的、方法、結果(要列出主要數據)、結論4部分。
(九)來稿若有基金項目或其他資金資助項目,請詳細列出基金或其他資金項目類型、名稱及編號,每篇來稿的基金項目或其他資金資助項目原則上不超過3個。
(十)電子圖片:采用JPG格式,分辨率不低于300像素/英寸,應經過剪切后充分顯示關鍵部分。動態圖像分別按其在文中出現的先后次序連續編碼,文中則標記為“動態圖x”。
三、審稿周期
《涼山大學學報》期刊預計審稿時間:1個月內,發行周期為:季刊,期刊級別:省級期刊,建議投稿前仔細核對格式要求,避免因細節問題延誤發表。
《涼山大學學報》辦刊以來,融指導性、實用性、知識性于一體,發行周期為:季刊,經過雜志社調整,不斷提高了刊物的整體質量,在行業內有一定的影響。
《涼山大學學報》是西昌學院主辦的綜合性學術期刊,是涼山大學研究成果發布和學術交流的重要平臺。該雜志涵蓋了多個學科領域,包括自然科學、工程技術、農業科學、醫藥衛生、經濟管理、人文社會科學等。它發表的文章包括原創研究論文、綜述論文、實驗研究報告、學術評論、學術交流等。涵蓋的學科廣泛,內容豐富,旨在推動不同領域的學術研究和學科交叉。
它的編輯團隊由一批具有學術造詣和編輯經驗的專家組成,對稿件進行嚴謹的學術評審和編輯篩選,確保雜志發表的文章具有學術質量和科學價值。雜志秉承學術公正、嚴謹求實的原則,并遵循國際學術出版規范,保證學術論文的權威性和可信度。
該雜志注重對涼山地區的研究和發展的報道,發表了大量關于涼山地區自然資源、文化傳承、社會發展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同時,也積極對接全國乃至國際的學術前沿,推動學術交流與合作,促進學術研究和知識創新的發展。除了定期出版學術論文外,它還舉辦學術會議、研討會和學術講座,為學者和專業人士提供一個學術交流的平臺。此外,該雜志也與其他高校、研究機構以及企事業單位建立了廣泛的合作關系,推動學術研究成果的應用與轉化。
該刊被國內多個核心數據庫收錄,包括: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等,這顯示了其在教育學界的學術影響力和權威性。
此外,《涼山大學學報》期刊還榮獲了中國優秀期刊遴選數據庫等,這些榮譽不僅證明了其學術質量得到了廣泛認可,也為其在教育學術界樹立了良好的口碑。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