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評論》期刊投稿需要注意以下信息:
一、基本投稿方向
該刊是一本由中國歷史研究院主辦的歷史期刊,2020年創刊,本刊主要欄目有:歷史經緯、史學論衡、人物、書評、歷史教育、思潮平議、文萃·網言。旨在推動歷史學科發展和歷史教學實踐創新。
二、內容與格式規范
(一)論文要明確地提出問題,論證嚴密,符合邏輯;對所研究問題的理論和現實背景有清楚的描述,對相關領域現有的研究有必要的說明;清晰說明已有文獻與所投稿件在學術貢獻方面的區別與承啟關系,并指出論文的創新之處。
(二)稿件應具前瞻性、獨創性和科學性,要求資料真實、論點明確、結構嚴謹,文字通順、精煉。
(三)參考文獻:文中如有序號,要與文后序號一致,用[1]…[2]…標注,未標注序號的文獻列于標洼序號的文獻之后。
(四)中文標題力求簡明、醒目,能準確反映出文章的主題,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必要時可加副標題,不用非公知公認的縮寫或符號,盡量避免用英文縮寫。
(五)正文應條理清晰,層次分明。文中插圖應比例適當、清楚美觀,標明圖序與圖題;表格應結構簡潔,盡量采用“三線表”,必要時可添加輔助線,要有表序與表題。
(六)注釋是對正文中某一特定內容的解釋或補充說明,列于當頁腳注,用①②……標注。(注意:注釋不是引文的參考文獻,引文引用文獻應放在文后參考文獻中)
(七)作者簡介包括:姓名、服務單位、學歷、學位、職稱、職務等。另外,請注明通信地址、聯系電話、電子信箱。
(八)來稿請附中、英文摘要、中圖分類號和關鍵詞。其中,中文摘要應在200字以上,內容包括研究的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要具體詳細,不能空泛而談;英文摘要應有與中文摘要對等的信息量(不少于100個實詞)。
(九)基金項目:稿件若系省部級以上基金項目,需在篇首頁腳注標注項目類別、項目名稱、項目編號。
三、審稿周期
《歷史評論》期刊預計審稿時間:1個月內,發行周期為:雙月刊,期刊級別:部級期刊,建議投稿前仔細核對格式要求,避免因細節問題延誤發表。
《歷史評論》創刊于2020年,辦刊以來,融指導性、實用性、知識性于一體,發行周期為:雙月刊,經過雜志社調整,不斷提高了刊物的整體質量,在行業內有一定的影響。
《歷史評論》雜志是一本專注于歷史研究和評論的學術期刊。該雜志的出版目標是提供嚴格、深入和有影響力的歷史研究,以推動歷史學科的發展和促進公眾對歷史的理解。雜志定期刊登歷史領域的研究文章、評論、綜述和專訪等學術內容,涵蓋廣泛的歷史主題,包括但不限于政治史、社會史、文化史、經濟史等。該雜志注重歷史研究的理論和方法,關注學術研究的前沿,旨在為歷史研究者、教育工作者和歷史愛好者提供學術交流和知識分享的平臺。
雜志堅持學術獨立性和嚴謹性,注重歷史研究的創新性和深度,以推動歷史學科的學術研究和學術討論。該雜志的編輯團隊由一批經驗豐富、學術造詣深厚的歷史學者組成,他們對不同歷史時期和地區的研究有廣泛的關注和了解,從而保證了期刊內容的質量和學術水平。雜志擁有嚴格的稿件審核制度,確保所有發表的文章都經過專家評審和編輯審校,保證了內容的學術可靠性和可信度。
該雜志的讀者群體包括歷史學者、研究人員、教師以及對歷史感興趣的普通讀者。對于歷史學者和研究人員來說,它提供了一個交流和分享研究成果的平臺,對于他們的學術研究和學術聲譽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對于教師和歷史愛好者來說,它可以幫助他們了解最新的歷史研究成果、學習研究方法和觀點,提升自身的歷史素養和專業知識。
該刊被國內多個核心數據庫收錄,包括: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等,這顯示了其在歷史學界的學術影響力和權威性。
此外,《歷史評論》期刊還榮獲了中國優秀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等,這些榮譽不僅證明了其學術質量得到了廣泛認可,也為其在歷史學術界樹立了良好的口碑。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