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稿件被《糧食問題研究》期刊退修后,可按以下流程進行修改,以提高錄用概率:
一、分析退稿原因
1.?仔細閱讀退稿通知:明確編輯或審稿人指出的問題,如選題不符、創新性不足、數據缺陷或語言表達問題?。
2.區分退稿類型:可修改退稿、拒稿(若意見表明“研究方向不符”,建議改投其他期刊)
二、針對性修改策略
1.深入探討研究問題,提供更全面、深入的分析和討論。
2.增加相關理論背景和文獻綜述,以支持研究論點的合理性和創新性。
三、重新投稿準備
1.?附修改說明:逐條回應審稿意見,說明修改內容及依據。
2.核對期刊要求:
(一)稿件若系基金項目,須標注項目名稱、編號。
(二)作者人數請控制在6人以下,嚴禁與論文無關人員掛名。聯系人請注明姓名、單位、地址、郵編、電子郵件等信息。
(三)文稿需要附200字以內的中文摘要、3~5個關鍵詞。
(四)文章題目應準確表達文章內容、簡短明確,一般不超過20個字,盡量不用副標題,縮略語和標點符號。
(五)參考文獻列出的一般應限于作者直接閱讀過的、最主要的、發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獻。其他相關注釋可用腳注在當頁標注。
綜上所述,通過不斷地修改和完善,提高稿件的質量和學術水平,增加被期刊錄用的機會。
《糧食問題研究》是一本在經濟領域具有較高影響力的學術理論期刊,于1984年創刊,由四川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主管,四川糧油批發中心主辦,為雙月刊,國內統一刊號為CN:51-1058/F,國際標準刊號為ISSN:1003-2576。
該刊設置了產業發展、糧食安全、關注“三農”、市場發展、糧食儲藏、市場展望、糧食加工、改革發展、本刊特稿、糧油加工、品牌建設、卷首語、應急保障等欄目,覆蓋經濟領域多個研究方向,以反映經濟領域的最新動態和發展趨勢。
糧食問題研究發表范例
-
淺議低溫儲糧技術實踐與應用
作者:王建闖; 胥健; 羅家賓
-
淺敘四川糧料票發放始末
作者:李希躍
-
國內新麥產質量同比下降貿易摩擦制約美麥進口
作者:張春良; 趙佳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