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稿件被《涼山文學》期刊退修后,可按以下流程進行修改,以提高錄用概率:
一、分析退稿原因
1.?仔細閱讀退稿通知:明確編輯或審稿人指出的問題,如選題不符、創新性不足、數據缺陷或語言表達問題?。
2.區分退稿類型:可修改退稿、拒稿(若意見表明“研究方向不符”,建議改投其他期刊)
二、針對性修改策略
1.深入探討研究問題,提供更全面、深入的分析和討論。
2.增加相關理論背景和文獻綜述,以支持研究論點的合理性和創新性。
三、重新投稿準備
1.?附修改說明:逐條回應審稿意見,說明修改內容及依據。
2.核對期刊要求:
(一)來稿摘要從文章正文提煉,盡量使用原文字句,體現文章特色或重點。字數在200字左右為宜,關鍵詞3-5個。
(二)參考文獻著錄采用數字加方括號編序集中列于文后,其著錄格式如下:序號、主要作者、文獻及載體、出版項(出版者、出版年月)。
(三)標題序號按照“一”、“(一)”、“1”、“第一”或“首先”順序排列,一般不用“①”號。根據文章具體內容,序號可適當減少,但不可反順序使用。
(四)來稿請提供作者筒介,注明姓名,出生年份,性別,籍貫,學位(或在讀學歷),技術職稱,聯系電話及通訊地址、郵編。
(五)基金項目請表述準確且附項目編號。
綜上所述,通過不斷地修改和完善,提高稿件的質量和學術水平,增加被期刊錄用的機會。
《涼山文學》是一本在教育領域具有較高影響力的學術理論期刊,于1980年創刊,由中共涼山州委宣傳部主管,涼山彝族自治州文聯主辦,為雙月刊,國內統一刊號為CN:51-1122/I,國際標準刊號為ISSN:1006-0790。
該刊設置了詩歌、散文、涼山故事會、青春·校園、評論、本刊首發、攝影作品、涼山故事會_長篇連載、作家地理、民間文學等欄目,覆蓋教育領域多個研究方向,以反映教育領域的最新動態和發展趨勢。
涼山文學發表范例
-
古道蒼茫
作者:何萬敏
-
大瓦山
作者:稅清靜
-
還鄉:傳統與現實之間的自我救贖——評阿蘇越爾長詩《陽光山脈》
作者:謝銀恩
-
人生無處不詩行——臺灣詩人綠蒂詩歌導讀
作者:蓮荷
-
老鷹:行走在捍衛精神家園之路上
作者:--
-
一塊幕布或是“金絲鳥”的鳴唱
作者:依烏
-
山鷹 致吉克曲布
作者:阿蘇越爾
-
歸來的鷹 致敬山鷹組合
作者:俄狄小豐
-
站在大涼山守望,珍視文化的價值——序鐘大坤先生《彝魂》
作者:何萬敏
-
我用膠片記昨天 有圖 有真相
作者:鐘大坤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