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稿件被《糧食與油脂》期刊退修后,可按以下流程進行修改,以提高錄用概率:
一、分析退稿原因
1.?仔細閱讀退稿通知:明確編輯或審稿人指出的問題,如選題不符、創新性不足、數據缺陷或語言表達問題?。
2.區分退稿類型:可修改退稿、拒稿(若意見表明“研究方向不符”,建議改投其他期刊)
二、針對性修改策略
1.深入探討研究問題,提供更全面、深入的分析和討論。
2.增加相關理論背景和文獻綜述,以支持研究論點的合理性和創新性。
三、重新投稿準備
1.?附修改說明:逐條回應審稿意見,說明修改內容及依據。
2.核對期刊要求:
(一)摘要應當具有獨立性和自含性,并且擁有與文章同等量的主要信息。摘要不要出現“本文”“作者認為”之類的用語,字數為300~500 字。
(二)對于優秀稿件,本刊將優先錄用、擇期刊發。
(三)正文中標題層次格式:一級標題用“一”,居中;二級標題用“(一)”;三級標題用“1”。盡量不要超過三級標題。
(四)文獻作者(姓前名后),幾位作者之間用“,”隔開。
(五)作者姓名在題名下按序排列,排序應由全體作者共同討論確定,稿件受理后不應再作改動。確需改動時,必須出示單位證明以及所有作者親筆簽名表明對署名改動無異議的書面證明。
綜上所述,通過不斷地修改和完善,提高稿件的質量和學術水平,增加被期刊錄用的機會。
《糧食與油脂》是一本在工業領域具有較高影響力的學術理論期刊,于1987年創刊,由上海良友(集團)有限公司主管,上海市糧食科學研究所主辦,為月刊,國內統一刊號為CN:31-1235/TS,國際標準刊號為ISSN:1008-9578。
該刊設置了開發研究、食品工藝、專論綜述、功能性食品、谷物科學、書評·廣告、油脂工程、功能與營養、專題綜述、食品安全、貯藏與保鮮、食品安全與檢測、專題論述、專家論壇、糧油檢測、糧食檢測、糧油論壇、糧油加工、食品添加劑、糧食加工等欄目,覆蓋工業領域多個研究方向,以反映工業領域的最新動態和發展趨勢。
糧食與油脂發表范例
-
微晶纖維素對鮮濕米粉性質的影響
作者:崔少寧; 朱永軍; 楊鵬; 姚林梅
-
椰子分離蛋白制備工藝的研究
作者:曾仕林; 黃小雪; 何東平; 胡傳榮
-
殼聚糖-肉桂精油復合膜對鮮切雪蓮果保鮮效果的影響
作者:楊震宇; 文卓瓊; 謝川; 佘天成
-
雜糧面條工藝配方的優化
作者:申麗媛; 尹忞強; 吳婷婷; 姜澤昆
-
3種多孔淀粉載體性質及吸附精油緩釋性研究
作者:董芝宏; 凌嘉艷; 黃欣穎; 羅志剛
-
寧夏不同產區、不同品種藜麥的主要營養成分和礦物元素含量分析
作者:趙丹青; 開建榮; 路潔; 劉煒
-
基于能量色散型X射線熒光光譜技術的小麥產地識別研究
作者:韋紫玉; 熊穎; 陳通
-
氣相色譜-串聯質譜法同時測定花生中97種農藥
作者:范廣宇; 孟祥龍; 姚燕林; 段宏安
-
鮮濕米粉中金黃色葡萄球菌污染狀況研究
作者:酈娟; 楊永; 董華夏; 涂鳳琴
-
水提法提取核桃殼多糖及其抗氧化研究
作者:湯慧民; 黃韞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