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稿件被《林業調查規劃》期刊退修后,可按以下流程進行修改,以提高錄用概率:
一、分析退稿原因
1.?仔細閱讀退稿通知:明確編輯或審稿人指出的問題,如選題不符、創新性不足、數據缺陷或語言表達問題?。
2.區分退稿類型:可修改退稿、拒稿(若意見表明“研究方向不符”,建議改投其他期刊)
二、針對性修改策略
1.深入探討研究問題,提供更全面、深入的分析和討論。
2.增加相關理論背景和文獻綜述,以支持研究論點的合理性和創新性。
三、重新投稿準備
1.?附修改說明:逐條回應審稿意見,說明修改內容及依據。
2.核對期刊要求:
(一)作者及其工作單位作者應是在本研究中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對發表該文的內容負責的人員。
(二)來稿請附中文摘要及關鍵詞。摘要字數應在300字以內,概括論文主要內容,一般應包括目的、方法、結論等,結論部分須多著墨且明確。
(三)標題:一般分為三級,第一級標題用“一”“二”“三”等,第二級用“(一)”“(二)”“(三)”等,第三級用“1.”“2.”“3.”等。
(四)編輯部對來稿有刪修權,不同意刪修的稿件請在來稿中聲明。
(五)參考文獻應選擇公開發表且以主要的列入,其序號按文中出現的先后為序編排。著錄格式按GB/T7714-2005“文后的參考文獻著錄規則”編排。
綜上所述,通過不斷地修改和完善,提高稿件的質量和學術水平,增加被期刊錄用的機會。
《林業調查規劃》是一本在農業領域具有較高影響力的學術理論期刊,于1976年創刊,由云南省林業和草原局主管,云南省林業調查規劃院西南地區林業信息中心主辦,為雙月刊,國內統一刊號為CN:53-1172/S,國際標準刊號為ISSN:1671-3168。
該刊設置了森林經理、論壇、森林資源管理、園林、研究與探索、自然保護地、生態建設、森林經營、森林培育、森林保護、森林公園、生態旅游、生物多樣性、林火研究、森林城市、產業開發、濕地研究、苗木培育、自然保護區、森林景觀格局研究、古樹名木等欄目,覆蓋農業領域多個研究方向,以反映農業領域的最新動態和發展趨勢。
林業調查規劃發表范例
-
富寧縣林業有害生物普查及成果分析
作者:趙塘頡; 劉永國; 熊忠平; 段天良
-
昆明地區沖天柏林地表可燃物特征及火行為研究
作者:陳啟良; 劉清江; 王秋華; 葉彪; 單保君; 韓永濤; 李世友
-
昆明市海口林場蛀干害蟲種類初報
作者:鄭美仙; 何銀忠; 張羅燕; 韓開建; 鄔志文; 張志宏; 李巧
-
林地認定不確定性對林地保護管理的影響分析
作者:何冬梅; 龍廷位
-
云南省轄市(州)級森林資源數據與林政管理的關系研究
作者:孫興田
-
土地使用權轉讓涉及的法律法規適應性研究
作者:汪云飛
-
非法狩獵罪案件實證研究
作者:王盼; 唐雅雯; 唐春雨
-
自然保護區生態旅游健康發展的問題與對策——以遼寧省3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為例
作者:魯小波; 陳曉穎
-
深圳市遠足徑線路規劃研究
作者:莊梅梅; 朱鵬; 王蘇寧
-
基于RHB戰略的新鄉村旅游發展元分析及對策
作者:韓旭; 李賽峰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