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稿件被《毛紡科技》期刊退修后,可按以下流程進行修改,以提高錄用概率:
一、分析退稿原因
1.?仔細閱讀退稿通知:明確編輯或審稿人指出的問題,如選題不符、創新性不足、數據缺陷或語言表達問題?。
2.區分退稿類型:可修改退稿、拒稿(若意見表明“研究方向不符”,建議改投其他期刊)
二、針對性修改策略
1.深入探討研究問題,提供更全面、深入的分析和討論。
2.增加相關理論背景和文獻綜述,以支持研究論點的合理性和創新性。
三、重新投稿準備
1.?附修改說明:逐條回應審稿意見,說明修改內容及依據。
2.核對期刊要求:
(一)切勿一稿多投。三個月內未收到用稿通知,作者可另行處理。限于人手,恕不退稿,請諒解并自留底稿。
(二)文題:一般不超過20 字,必要時加副標題目。
(三)引用原文文字過長(一般為三行以上)時,須將整個引文單獨成段,并左縮進兩個字符。段落字體為5號楷體,不加引號。
(四)論文摘要盡量寫成報道性文摘,包括目的、方法、結果、結論4方面內容(400字左右),應具有獨立性與自含性,關鍵詞選擇貼近文義的規范性單詞或組合詞(3~5個)。
(五)第一作者簡介:姓名、出生年,畢業院校、專業、學位,職務,技術職稱,現從事的主要工作。
綜上所述,通過不斷地修改和完善,提高稿件的質量和學術水平,增加被期刊錄用的機會。
《毛紡科技》是一本在工業領域具有較高影響力的學術理論期刊,于1973年創刊,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主管,中國紡織信息中心;中國紡織工程學會主辦,為月刊,國內統一刊號為CN:11-2386/TS,國際標準刊號為ISSN:1003-1456。
該刊設置了染整與化學品、紡織工程、服裝設計與工程、書評/設計作品、綜合述評、機械與器材、標準與測試、廣告·書評、服裝工程與設計、紡織服裝領域人工智能技術專欄、多通道數控紡紗技術專欄等欄目,覆蓋工業領域多個研究方向,以反映工業領域的最新動態和發展趨勢。
毛紡科技發表范例
-
隴南核桃青皮色素對羊毛的染色性能研究
作者:王惠明; 張進德; 楊永興; 王茜; 陳霄鵬; 李林
-
天然纖維用無甲醛磷氮阻燃整理劑的合成及其應用
作者:高樹珍; 唐蓉蓉; 趙欣; 吳學棟; 高潔
-
棉用活性染料乙醇/水體系中對羊毛織物的染色
作者:杭彩云; 尚潤玲; 陳磊
-
桐鄉民間傳統藍印花布的技藝特征
作者:陳珊
-
基于典型舞蹈拉伸動作的緊身運動褲結構設計與評價
作者:姜綠旎; 陳曉娜; 吳昕穗; 顧奇琦; 謝紅
-
第二屆世界布商大會將于9月在紹興柯橋舉辦
作者:--
-
局部編織工藝在全成形毛衫中的設計與應用
作者:張麗榮; 吳志明
-
時尚毛衫設計中卷邊組織的創新應用
作者:劉亞全; 楊陳
-
基于層次分析法的服裝審美評價維度權重計算
作者:張英姿; 張技術
-
上海地區老年功能性服裝需求調查
作者:郝靜雅; 王雅嫻; 陳慧; 李艷梅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