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稿件被《棉紡織技術》期刊退修后,可按以下流程進行修改,以提高錄用概率:
一、分析退稿原因
1.?仔細閱讀退稿通知:明確編輯或審稿人指出的問題,如選題不符、創新性不足、數據缺陷或語言表達問題?。
2.區分退稿類型:可修改退稿、拒稿(若意見表明“研究方向不符”,建議改投其他期刊)
二、針對性修改策略
1.深入探討研究問題,提供更全面、深入的分析和討論。
2.增加相關理論背景和文獻綜述,以支持研究論點的合理性和創新性。
三、重新投稿準備
1.?附修改說明:逐條回應審稿意見,說明修改內容及依據。
2.核對期刊要求:
(一)文稿需具有先進性、科學性、邏輯性,論點明確,資料可靠,文字精煉,層次清楚,數據準確。
(二)作者可以對初審意見進行理性回應,在進行修改、達到通過初審的要求后,編輯委員會將對稿件進行復審。
(三)來稿要有參考文獻,內容必須是公開發表的,參考文獻需詳細標注,例如:(1)參考專著:請注明作者姓名、書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2)參考期刊:請注明作者、文章名稱、刊名、年、卷(期)、起止頁碼。
(四)文中標題層次用阿拉伯數字連續編號,例如:1…,2…,2.1…,2.1.1…,一律左頂格。一、二級標題后的正文另起,縮進2字。三級標題后空1字接正文。
(五)前言:一般不超過300字。應重點概述研究的背景、理論依據、預期結果及意義等,一定要明確提出本文的寫作目的。
(六)注釋:要對文章內的特定內容(引用數據、觀點和結論)加以注釋。以腳注的形式,采用規范的標識與格式,在文章中的有關詞語、內容以及引文出處等的右上角等標識。
(七)來稿請寫明作者真實姓名、工作單位、職稱、聯系方式、電子郵箱等信息。本刊恕不退稿,請作者自留底稿。
(八)摘要盡量寫成報道性摘要,闡明研究的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應具有獨立性和自明性(不少于200個漢字);應采用第三人稱寫法,不要重復題名中已有的信息。
(九)若論文是基金項目成果,請注明:項目名稱“課題名”(項目編號),列于首頁腳注中作者簡介的上一行。
(十)圖要清晰、精確。坐標中的物理量及單位要使用規定符號標注。同一內容或同一組數據,如列成表,不再作圖;已用圖示的不必列表。表格一律采用三線表,金相照片請提供原件并標明放大倍數。
綜上所述,通過不斷地修改和完善,提高稿件的質量和學術水平,增加被期刊錄用的機會。
《棉紡織技術》是一本在工業領域具有較高影響力的學術理論期刊,于1973年創刊,由陜西省紡織科學研究院主管,陜西省紡織科學研究院;中國紡織信息中心主辦,為月刊,國內統一刊號為CN:61-1132/TS,國際標準刊號為ISSN:1000-7415。
該刊設置了應用技術、技術專論、信息窗、廣告索引、研究探討、科技進展、測試分析、革新改造、專欄 資訊 書評_行業資訊、資訊 書評_行業資訊、質量控制技術、綜述、標準與質量、討論與商榷等等欄目,覆蓋工業領域多個研究方向,以反映工業領域的最新動態和發展趨勢。
棉紡織技術發表范例
-
表冷器在離心式空壓機進氣降溫中的節能效果
作者:王夢琦; 顏蘇芊; 靳貴銘; 鄧小宏
-
多組分抗菌戶外運動面料的開發
作者:呂治家; 胡元元
-
色織經起花微彈透孔縐布的研制
作者:佟昀
-
系統性降低成紗棉結與毛羽的技術措施
作者:呂林軍; 繆定蜀
-
梳棉機梳理區火警分析及控制措施
作者:陳玉峰; 陸振挺
-
雙峰錫林針布的使用效果
作者:劉曉妹; 趙建奎; 賈峰; 葉守岌
-
膠輥表面粗糙度的控制實踐
作者:侯長勇
-
精梳機給棉工藝對短纖維排除效果的影響
作者:陳宇恒; 任家智; 馮清國; 豆孝坤
-
低配棉低捻度牛仔用轉杯紗的生產
作者:洪昌義
-
純棉色紡襯衣面料的生產要點
作者:陳超; 邵蕾; 張佐平; 司云霞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