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稿件被《農村農業農民》期刊退修后,可按以下流程進行修改,以提高錄用概率:
一、分析退稿原因
1.?仔細閱讀退稿通知:明確編輯或審稿人指出的問題,如選題不符、創新性不足、數據缺陷或語言表達問題?。
2.區分退稿類型:可修改退稿、拒稿(若意見表明“研究方向不符”,建議改投其他期刊)
二、針對性修改策略
1.深入探討研究問題,提供更全面、深入的分析和討論。
2.增加相關理論背景和文獻綜述,以支持研究論點的合理性和創新性。
三、重新投稿準備
1.?附修改說明:逐條回應審稿意見,說明修改內容及依據。
2.核對期刊要求:
(一)文稿中的小標題請依次使用:一、二、三、……;(一)(二)(三)……;1.2.3.……;(1)(2)(3)……;①②③……。
(二)如果文章有基金項目,必須注明基金項目的名稱和編號。
(三)正文段落層次號一律使用阿拉伯數字(不出現前言、引言等之內的層次),頂行書寫,層次號后空一格,一級標題前空一行。
(四)文章中直接征引的重要資料(觀點、史實或數據等),以頁下注釋方式說明;參考書目列于文章末尾。
(五)推薦信應注明對稿件的審評意見以及無一稿兩投、不涉及保密、署名無爭議等項。
綜上所述,通過不斷地修改和完善,提高稿件的質量和學術水平,增加被期刊錄用的機會。
《農村農業農民》是一本在農業領域具有較高影響力的學術理論期刊,于1986年創刊,由河南省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河南省農村發展研究中心主管,河南省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河南省農村發展研究中心主辦,為月刊,國內統一刊號為CN:41-1026/S,國際標準刊號為ISSN:1003-6261。
該刊設置了關注、鄉村振興_理論、視野_風采、文化_茶坊、脫貧攻堅_扶貧、名特優新、鄉村振興_產業、時政_聚焦、時政_觀點等等欄目,覆蓋農業領域多個研究方向,以反映農業領域的最新動態和發展趨勢。
農村農業農民發表范例
-
"四大革命"讓永城鄉村別樣美
作者:楊秋意(文/圖); 趙潤澤(文/圖)
-
南召依托資源優勢建設"中國酵素之都"
作者:廖濤(文\圖); 陳堅(文\圖); 賈貞貞(文\圖)
-
農業品牌扶貧典型案例
作者:--
-
帶領鄉親追夢的"協心人"--記河南省欒川縣陶灣鎮協心村第一書記夏峰
作者:馮春久(文/圖)
-
大學生鄉村創業者的"小歡喜"和"真煩惱"
作者:陳璐
-
陜西蘋果煉成國際范兒
作者:雷婷; 張琳
-
深圳特色產業扶貧推動廣西百色靖西山鄉巨變:石頭縫里掛"金果"吐"銀絲"
作者:楊陽騰
-
傳統工藝守初心,匠心制作良心菜:匠心醬菜術師傅
作者:彭永
-
謀遠固本強堡壘--江蘇射陽縣推進基層黨組織建設剪影
作者:劉大海; 劉彬; 李朝民
-
被留守改變的鄉村教育
作者:謝洋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