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稿件被《內蒙古藝術學院學報》期刊退修后,可按以下流程進行修改,以提高錄用概率:
一、分析退稿原因
1.?仔細閱讀退稿通知:明確編輯或審稿人指出的問題,如選題不符、創新性不足、數據缺陷或語言表達問題?。
2.區分退稿類型:可修改退稿、拒稿(若意見表明“研究方向不符”,建議改投其他期刊)
二、針對性修改策略
1.深入探討研究問題,提供更全面、深入的分析和討論。
2.增加相關理論背景和文獻綜述,以支持研究論點的合理性和創新性。
三、重新投稿準備
1.?附修改說明:逐條回應審稿意見,說明修改內容及依據。
2.核對期刊要求:
(一)來稿請注明作者職稱、畢業時間和學校、所學專業。注明聯系人詳細通信地址、聯系電話和電子郵箱。
(二)注釋號以帶圓圈的阿拉伯數字標于右上角(如“①”),每頁單獨編號,注釋內容置于頁腳。
(三)本刊只接受中文稿件,但需包括中英文題目、摘要、關鍵詞,題文相符,論點明確,論據可靠,數據準確,文字簡明規范。
(四)文題應做到簡明、醒目,反映出文章的主題。中文文題一般以20個漢字以內為宜,不能使用籠統的、泛指性很強的詞語,避免使用簡稱,縮寫,化學結構式,藥品商品名等不規范的詞語,盡量不設副標題。
(五)所投稿件需附300字以內的中英文摘要、3~5個關鍵詞,文章題目、關鍵詞均應列出中英文。
綜上所述,通過不斷地修改和完善,提高稿件的質量和學術水平,增加被期刊錄用的機會。
《內蒙古藝術學院學報》是一本在藝術領域具有較高影響力的學術理論期刊,于2004年創刊,由內蒙古自治區教育廳主管,內蒙古藝術學院主辦,為季刊,國內統一刊號為CN:15-1335/J,國際標準刊號為ISSN:2096-5621。
該刊設置了音樂舞蹈及影視、繪畫及工藝美術、田野調查、翻譯之窗、藝術理論研究、其他、序跋與評介、補白、內蒙古歷史文物藝術精粹等欄目,覆蓋藝術領域多個研究方向,以反映藝術領域的最新動態和發展趨勢。
內蒙古藝術學院學報發表范例
-
亞歷山大傳說的早期蒙古文異文(二)
作者:弗朗西斯·伍德曼·柯立甫; 寶花; 武志鵬
-
影子帝國:中國邊疆的游牧帝國的形成(下)
作者:托馬斯·J·巴菲爾德; 石然; 石娜; 布圖格勒其
-
關于烏蘭牧騎——紅色文藝輕騎兵的幾點感悟
作者:烏蘭杰
-
我的舞蹈觀和舞蹈教育觀——以內蒙古藝術學院舞蹈教育專業女班課程教學為例
作者:斯琴塔日哈
-
呼倫貝爾蒙古族布里亞特部婚禮音樂的固守與變遷
作者:李巴達拉胡
-
簡論馬頭琴演奏家仟·白乙拉的藝術成就
作者:萬·希諾
-
蒙古族風格室內樂形成之空間探析
作者:李梅
-
論清代伏爾加河流域土爾扈特蒙古汗王、臺吉宰桑服飾
作者:薩仁高娃
-
消費社會視域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以手工技藝類非遺木雕重彩為例
作者:宋小飛
-
論中國史前巖畫圖像中的“勢”
作者:劉程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