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稿件被《農民科技培訓》期刊退修后,可按以下流程進行修改,以提高錄用概率:
一、分析退稿原因
1.?仔細閱讀退稿通知:明確編輯或審稿人指出的問題,如選題不符、創新性不足、數據缺陷或語言表達問題?。
2.區分退稿類型:可修改退稿、拒稿(若意見表明“研究方向不符”,建議改投其他期刊)
二、針對性修改策略
1.深入探討研究問題,提供更全面、深入的分析和討論。
2.增加相關理論背景和文獻綜述,以支持研究論點的合理性和創新性。
三、重新投稿準備
1.?附修改說明:逐條回應審稿意見,說明修改內容及依據。
2.核對期刊要求:
(一)摘要應具備以下4項內容: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和過程、試驗結果及主要結論;應有獨立性和自明性,注意突出研究工作的創新點;篇幅約為200~300字。
(二)注釋編寫格式: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
(三)首頁中還應包括基金項目、作者簡介和謝辭等。
(四)標題一般在20字以內,必要時可加附標題,并附英文翻譯。
(五)參考文獻:參考文獻必須是正文中直接引用的,且在正文中用上角標標注參考文獻序號,與文末的參考文獻序號(方括號[1]、[2]、……)相對應。
綜上所述,通過不斷地修改和完善,提高稿件的質量和學術水平,增加被期刊錄用的機會。
《農民科技培訓》是一本在農業領域具有較高影響力的學術理論期刊,于2002年創刊,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主管,農業農村部農民科技教育培訓中心;中央農業廣播電視學校主辦,為月刊,國內統一刊號為CN:11-4719/S,國際標準刊號為ISSN:1671-3346。
該刊設置了卷首語、特稿、專題、農民田間學校、農業企業、農業合作社、家庭農場、一線手記、職教論壇、職教人物、調查研究、慶祝建黨百年·感言等欄目,覆蓋農業領域多個研究方向,以反映農業領域的最新動態和發展趨勢。
農民科技培訓發表范例
-
發展特色農業 壯大集體經濟
作者:吳興剛
-
高舉新時代改革開放旗幟 奮力推進農村實用人才培養新作為
作者:歐宇
-
稻田套養小龍蝦技術
作者:曾令智
-
淺談玉米穗缺粒、畸形穗、禿尖、空稈、香蕉穗的成因和應對措施
作者:張永峰
-
肉雞生態飼養技術
作者:李小芬
-
積極投身鄉村振興實踐 促進農村產業融合發展
作者:劉永好
-
激活鄉村振興的內生動力
作者:朱磊
-
振興鄉村需要培育職業農民
作者:繆翼; 孫眉
-
農民教育戰線一顆永不生銹的螺絲釘
作者:河北省農業廣播電視學校
-
返鄉務農 助力家鄉發展——記全國農業勞模楊鵬
作者:--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