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農業大數據學報》期刊投稿時,選擇合適的投稿時間至關重要,以下是一些建議:
一、了解審稿周期
首先,投稿前應仔細了解《農業大數據學報》的審稿周期。根據公開發布的信息,該雜志的預計審稿時間:1-3個月,因此投稿者需要合理安排時間,避免因審稿周期影響論文的發表計劃。
二、避開高峰期
避開高峰期:在節假日或學術假期期間,編輯和審稿人可能無法及時處理稿件。
熱點話題發表后:當某個農業熱點話題受到廣泛關注時,《農業大數據學報》可能會收到大量與該話題相關的稿件。為了避免與熱門稿件競爭,可以選擇在熱點話題稍微平息后再投稿。
三、關注征稿信息
《農業大數據學報》 期刊會定期發布征稿信息,明確說明當前或未來的重點收稿范圍、專題或欄目。投稿者可以密切關注這些信息,根據收稿需求來準備稿件,并在征稿截止日期前投稿。不僅可以提高稿件被錄用的機會,還能確保稿件與期刊的主題和內容定位相符。
重點欄目:農業農村社會經濟數據:資源與方法、農業農村大數據大會(2023)等。
《農業大數據學報》投稿須知
(一)文稿應屬于作者原創性科研成果,數據真實可靠,論證合理,符合本專題征稿范圍,未在國內外公開發行,不存在一稿多投問題。
(二)文稿應包括中英文題名、作者信息、摘要、關鍵詞、基金項目名稱、中文正文、參考文獻,圖表可編輯,一律采用word 文檔提交。
(三)投稿時請注明作者聯系方式(電子郵件、電話、郵寄地址)及“農業地理信息與遙感”選題。
(四)如需使用地圖或者地形圖,凡涉及國界線和兩個以上省級行政區的圖件,請按自然資源部最新標準底圖繪制。
(五)正文各級標題應采用阿拉伯數字進行分級編號,一般不超過三級,前言不編號。
(六)本刊采用頁下注,每頁重新編號,注釋編號依次為①②等。
(七)請勿一稿多投或抄襲他人學術成果,一經發現,本刊在3年內不再受理其稿件,且由此引起的一切責任由作者自負。
(八)摘要須簡潔客觀地反映文章主要內容及觀點,字數在300字以內。關鍵詞是反映文章主要內容及觀點的詞或詞組,數量為3~8個,多個關鍵詞之間用分號分隔。
(九)標題層次不宜過多,一般不超過4級。層次序號為“10進位制”。例如:第一級為 1,第二級為 1.1,第三級為 1.1.1等。序號頂格書寫,序號后空一格書寫正文。
(十)附頁。內容依次為:中文標題、中文摘要、作者姓名、工作單位、詳細通信地址、郵編、手機號、電子郵箱。
四、合理安排個人時間
投稿者還需要根據自己的時間安排來選擇合適的投稿時間。此外,還要考慮到自己的研究進度和稿件質量,確保在投稿前對稿件進行充分的修改和完善。
綜上所述,選擇合適的投稿時間需要綜合考慮審稿周期、高峰期、征稿信息以及個人時間安排等多個因素。通過合理安排投稿時間,可以提高稿件被錄用的機會,并確保研究成果能夠及時發表。
《農業大數據學報》期刊創刊于2019年,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主管,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主辦,是國內公開發行的農業類學術期刊,國際刊號:2096-6369,國內刊號:10-1555/G2,雜志社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南大街12號,以反映農業改革與發展的最新成果、致力于為深化農業改革、繁榮農業科學服務。
該刊在學術界具有廣泛認可度,其影響力指標表現優異:
核心期刊地位:連續入選
- 開放獲取期刊指南
等。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