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稿件被《農業知識》期刊退修后,可按以下流程進行修改,以提高錄用概率:
一、分析退稿原因
1.?仔細閱讀退稿通知:明確編輯或審稿人指出的問題,如選題不符、創新性不足、數據缺陷或語言表達問題?。
2.區分退稿類型:可修改退稿、拒稿(若意見表明“研究方向不符”,建議改投其他期刊)
二、針對性修改策略
1.深入探討研究問題,提供更全面、深入的分析和討論。
2.增加相關理論背景和文獻綜述,以支持研究論點的合理性和創新性。
三、重新投稿準備
1.?附修改說明:逐條回應審稿意見,說明修改內容及依據。
2.核對期刊要求:
(一)參考文獻的引文或出處應以方括號上標的形式標注序號。在句末標注的,應置于句末標點之前。例:……學生畢業后很難適應激烈的人才競爭[1]。
(二)引言:主要介紹論文的研究背景、目的、范圍,簡要說明研究課題的意義以及前人的主張和學術觀點,已經取得的成果以及作者的意圖與分析依據,包括論文擬解決的問題、研究范圍和技術方案等。
(三)文內有關特定內容的注釋以尾注形式寫明,序號用帶圓圈的阿拉伯數字表示。
(四)如因作者主觀故意一稿多投造成重刊事故,除追究作者相關責任外,原則上本刊以后不再接受該作者投稿。
(五)論文題目宜簡煉、準確,必要時可加副標題。主副標題要各有側重,主標題盡量傳遞核心論點、學術創新點,副標題應限定研究范圍、學科范圍,廓清研究對象,標識文章性質。題目用華文中宋小二號字,居中。
綜上所述,通過不斷地修改和完善,提高稿件的質量和學術水平,增加被期刊錄用的機會。
《農業知識》是一本在農業領域具有較高影響力的學術理論期刊,于1950年創刊,由山東省農業農村廳主管,山東省現代農業農村發展研究中心主辦,為半月刊,國內統一刊號為CN:37-1005/S,國際標準刊號為ISSN:0546-9597。
該刊設置了首頁、鄉村振興、大田作物、蔬菜園地、畜牧獸醫、農資新品、經管之窗、農業機械、增收致富、質量興農、政策法規、品牌建設等欄目,覆蓋農業領域多個研究方向,以反映農業領域的最新動態和發展趨勢。
農業知識發表范例
-
花生微量元素肥料
作者:國慶
-
夏季蔬菜害蟲及細菌性病害綜合防控技術
作者:劉國琴; 劉楊
-
菌菜輪作——草菇高產栽培技術
作者:周衛忠; 呂彥霞; 姚杰
-
防治生姜田病蟲草害的農藥及使用方法
作者:高文彥
-
規模豬場豬糞的處理技術
作者:王獻忠
-
智能養殖成畜牧業轉型升級“突破口”
作者:崔紅梅
-
北京烤鴨“填鴨”式飼養模式或將迎來終結
作者:本刊記者
-
非洲豬瘟將加速產業轉型
作者:本刊記者
-
果樹抗旱栽培技術
作者:白林紅
-
優質核桃栽培技術
作者:胡海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