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稿件被《普洱》期刊退修后,可按以下流程進行修改,以提高錄用概率:
一、分析退稿原因
1.?仔細閱讀退稿通知:明確編輯或審稿人指出的問題,如選題不符、創新性不足、數據缺陷或語言表達問題?。
2.區分退稿類型:可修改退稿、拒稿(若意見表明“研究方向不符”,建議改投其他期刊)
二、針對性修改策略
1.深入探討研究問題,提供更全面、深入的分析和討論。
2.增加相關理論背景和文獻綜述,以支持研究論點的合理性和創新性。
三、重新投稿準備
1.?附修改說明:逐條回應審稿意見,說明修改內容及依據。
2.核對期刊要求:
(一)正文中的數據組不能同時采用圖、表、文字描述,可選用其一,選擇次序為:首先用圖、次之用表、最后用文字。
(二)參考文獻必須是作者親自閱讀過的發表在正式出版物的文獻,文章應附參考文獻,建議為5-10條。
(三)摘要是對文章內容的高度概括,要簡潔凝練。避免出現研究背景介紹、概念界定、對研究的評價性文字。盡量避免使用特殊符號和公式。
(四)來稿論文書寫順序包括:題目,作者姓名,作者單位,中文摘要,關鍵詞,英文題名(與中文一致),英文作者及單位,英文摘要和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
(五)基金項目。基金項目指文章產出的資助背景,包括基金和項目兩類。論文若有此種背景,應按照國家有關部門規定的正式名稱列于作者單位之下列,并在圓括號內注明其編號。
綜上所述,通過不斷地修改和完善,提高稿件的質量和學術水平,增加被期刊錄用的機會。
《普洱》是一本在文學領域具有較高影響力的學術理論期刊,于2006年創刊,由普洱市人民政府主管,《普洱》雜志社主辦,為月刊,國內統一刊號為CN:53-1201/G2,國際標準刊號為ISSN:1673-7903。
該刊設置了卷首語、編輯部、資訊、微聊、微言、獨家關注、空間、學者、創意茶飲、北緯23°、創見者、品鑒、搜茶記、知道、歷史、回望·古道、回味等欄目,覆蓋文學領域多個研究方向,以反映文學領域的最新動態和發展趨勢。
普洱發表范例
-
春茶干旱減產,生產消費兩面觀
作者:普茶藏珍
-
非線性的版納茶山路
作者:三胡; 黃貞貞(攝影)
-
春天里,茶山外的別樣精彩
作者:莫非
-
最美普洱十載茶路巔茶·第十屆2019《普洱》雜志讀者俱樂部茶山行
作者:琉璃
-
攬茗而居泊心泊家
作者:錦年光影; 葉頭熊(攝影); 歐巴非(攝影)
-
新生茶如何挑選
作者:普洱茶吧
-
解析普洱茶的厚度
作者:普洱茶吧
-
正說云南貢茶
作者:楊凱
-
茶里春城有機清風第十四屆中國云南普洱茶國際博覽交易會
作者:三胡; 李一波(攝影)
-
游學茶山,知味昔歸
作者:段兆順(撰稿/攝影)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