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稿件被《氣象研究與應用》期刊退修后,可按以下流程進行修改,以提高錄用概率:
一、分析退稿原因
1.?仔細閱讀退稿通知:明確編輯或審稿人指出的問題,如選題不符、創新性不足、數據缺陷或語言表達問題?。
2.區分退稿類型:可修改退稿、拒稿(若意見表明“研究方向不符”,建議改投其他期刊)
二、針對性修改策略
1.深入探討研究問題,提供更全面、深入的分析和討論。
2.增加相關理論背景和文獻綜述,以支持研究論點的合理性和創新性。
三、重新投稿準備
1.?附修改說明:逐條回應審稿意見,說明修改內容及依據。
2.核對期刊要求:
(一)參考文獻:在正文中引用時要依次標引,著錄格式應遵照 GB 7714—2015 的規定。
(二)正文標題:內容應簡潔、明了。標題層次一級標題用“一、二、……”來標識,二級標題用“(一)、(二)、……”來標識,三級標題用“1.2.”來標識,四級標題用“(1)(2)”來標識。一般不宜超過4層。
(三)注釋是對正文中某一特定內容做進一步解釋或補充說明,在正文中對應處以插入腳注形式標注。
(四)在不影響文章觀點表述的前提下,本刊有權對稿件做適當刪改,如不同意刪改請在投稿時注明。
(五)基金項目:指文章產出的資金背景。如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教育部博士點基金等。獲得基金項目的文章應注明其名稱,并在圓括號內注明其項目編號。
綜上所述,通過不斷地修改和完善,提高稿件的質量和學術水平,增加被期刊錄用的機會。
《氣象研究與應用》是一本在環境領域具有較高影響力的學術理論期刊,于1956年創刊,由廣西壯族自治區氣象局主管,廣西壯族自治區氣象學會主辦,為季刊,國內統一刊號為CN:45-1356/P,國際標準刊號為ISSN:1673-8411。
該刊設置了研究論文、新技術應用、技術總結、短論等欄目,覆蓋環境領域多個研究方向,以反映環境領域的最新動態和發展趨勢。
氣象研究與應用發表范例
-
近30年柳州市旅游氣候舒適度評價
作者:王藝; 藍求; 張凌云; 李雯雯; 張辛
-
賀州市旅游氣候資源評估分析
作者:黎馨; 葛意活; 吳蒨茵; 黃遠盼
-
百色市旅游氣象服務發展思路探討
作者:黃桂珍; 楊再位; 黃學忠; 陸妮
-
紫金縣茶葉種植氣候適應性分析
作者:朱華松; 李波; 唐寧琳; 李思萍
-
武鳴沃柑主要氣象災害及防御對策
作者:黃曼貞; 唐益萍
-
田東縣芒果種植的氣候條件分析
作者:何麒峰; 戴雨菡; 黃偉圣
-
武漢市夏季鋼架大棚不同覆蓋材料對大棚小氣候影響
作者:干昌林; 孟翠麗; 王涵; 陳鑫; 陸鵬程; 方莎莎
-
柳州市酸雨現狀及其與氣象條件關系的分析
作者:程倩倩; 唐國敏; 安佳君; 劉永裕
-
廣西人工影響天氣裝備彈藥物聯網管理系統設計
作者:李林紅; 沙拉木; 黃曉輝; 程鵬; 李盼攀; 韋增岸; 何飛
-
基于STM32自動氣象站監測系統設計
作者:范鵬程; 曹烤; 王大旺; 陸建君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