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稿件被《軟件學報》期刊退修后,可按以下流程進行修改,以提高錄用概率:
一、分析退稿原因
1.?仔細閱讀退稿通知:明確編輯或審稿人指出的問題,如選題不符、創新性不足、數據缺陷或語言表達問題?。
2.區分退稿類型:可修改退稿、拒稿(若意見表明“研究方向不符”,建議改投其他期刊)
二、針對性修改策略
1.深入探討研究問題,提供更全面、深入的分析和討論。
2.增加相關理論背景和文獻綜述,以支持研究論點的合理性和創新性。
三、重新投稿準備
1.?附修改說明:逐條回應審稿意見,說明修改內容及依據。
2.核對期刊要求:
(一)如論文為國家、省、部級科研資助項目,應注明資助項目編號。
(二)文稿標題層次用阿拉伯數字分級編號,如1級標題用 1……,2級標題用1.1……,余類推。通常設2至3級,不超過4級。文內標題力求簡短,一般不超過15個字。
(三)參考文獻:在稿件的正文中依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字加方括號在句末上角標出,按引用的先后順序列于文末。
(四)來稿請附200字左右的中英文摘要(言明研究目的、方法和結論)及中英文關鍵詞3~8個。
(五)作者簡介:姓名,出生年,性別,籍貫,單位(大小單位都要寫清)及所在省市、郵編,職稱或學位。
綜上所述,通過不斷地修改和完善,提高稿件的質量和學術水平,增加被期刊錄用的機會。
《軟件學報》是一本在計算機領域具有較高影響力的學術理論期刊,于1990年創刊,由中國科學院主管,中國科學院軟件研究所;中國計算機學會主辦,為月刊,國內統一刊號為CN:11-2560/TP,國際標準刊號為ISSN:1000-9825。
該刊設置了理論計算機科學、系統軟件與軟件工程、模式識別與人工智能、數據庫技術、計算機網絡與信息安全、計算機體系結構等欄目,覆蓋計算機領域多個研究方向,以反映計算機領域的最新動態和發展趨勢。
軟件學報發表范例
-
一種基于深度學習的上帝類檢測方法
作者:卜依凡; 劉輝; 李光杰
-
基于維修日志的飛機設備故障原因判別方法
作者:王銳光; 吳際; 劉超; 楊海燕
-
基于代價極速學習機的軟件缺陷報告分類方法
作者:張天倫; 陳榮; 楊溪; 祝宏玉
-
基于嵌入模型的混合式相關缺陷關聯方法
作者:張洋; 王濤; 吳逸文; 尹剛; 王懷民
-
代碼壞味對軟件演化影響的實證研究
作者:章曉芳; 朱燦
-
面向持續集成測試優化的強化學習獎勵機制
作者:何柳柳; 楊羊; 李征; 趙瑞蓮
-
敏感變量和感知機結合的測試預言生成方法
作者:馬春燕; 李尚儒; 王慧朝; 張磊; 張濤
-
基于SOM神經網絡的二階變異體約簡方法
作者:宋利; 劉靖
-
基于圖嵌入的軟件項目源代碼檢索方法
作者:凌春陽; 鄒艷珍; 林澤琦; 謝冰; 趙俊峰
-
企業級海量代碼的檢索與管理技術
作者:劉志偉; 邢永旭; 于澔; 李濤; 張曉東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