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稿件被《人民黃河》期刊退修后,可按以下流程進行修改,以提高錄用概率:
一、分析退稿原因
1.?仔細閱讀退稿通知:明確編輯或審稿人指出的問題,如選題不符、創新性不足、數據缺陷或語言表達問題?。
2.區分退稿類型:可修改退稿、拒稿(若意見表明“研究方向不符”,建議改投其他期刊)
二、針對性修改策略
1.深入探討研究問題,提供更全面、深入的分析和討論。
2.增加相關理論背景和文獻綜述,以支持研究論點的合理性和創新性。
三、重新投稿準備
1.?附修改說明:逐條回應審稿意見,說明修改內容及依據。
2.核對期刊要求:
(一)參考文獻應注意引用近兩年國內外及本刊的近期文獻,所引文獻應是作者閱讀過的、主要的、發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獻。
(二)正文用五號字,行距為固定值,20磅,各一級標題居中,一級標題為小四號,加粗,二級標題居左,縮進兩個字符。其他正文用5號。
(三)注釋:以尾注形式進行注釋,在文章中相應出處的右上角用①等標識。
(四)來稿要求堅持黨性原則,注意保守國家機密。
(五)正文的標題層次用阿拉伯數字編號,不同層次的數字之間用下圓點“.”相隔,如“1”,“1.1”,“1.1.2”,并一律左頂格。
綜上所述,通過不斷地修改和完善,提高稿件的質量和學術水平,增加被期刊錄用的機會。
《人民黃河》是一本在水利領域具有較高影響力的學術理論期刊,于1949年創刊,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主管,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主辦,為月刊,國內統一刊號為CN:41-1128/TV,國際標準刊號為ISSN:1000-1379。
該刊設置了“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專題、水文泥沙、防洪治河、水資源、水環境與水生態、水土保持、工程勘測設計、工程建設管理等等欄目,覆蓋水利領域多個研究方向,以反映水利領域的最新動態和發展趨勢。
人民黃河發表范例
-
基于生態的大功引黃灌區水資源承載力分析
作者:張修宇; 杜雪芳; 徐建新; 張正欽
-
井灌區地下水水權交易機制與保障措施研究
作者:郭暉; 范景銘; 陳向東
-
中原城市群水資源綜合調控方案與效果評價
作者:王慧亮; 陳開放; 李云飛; 吳澤寧
-
黃河蘭州段突發水污染事故級別預測
作者:逯曄坤; 靳春玲; 貢力
-
基于替代模型的非點源污染模擬不確定性分析
作者:馬夢蝶; 李傳奇; 崔佳偉; 楊幸子; 王德振
-
石羊河流域河流健康研究與變化趨勢分析
作者:方良斌; 唐克旺; 潘世兵
-
2001-2017年黃土高原實際蒸散發的時空格局
作者:周志鵬; 孫文義; 穆興民; 高鵬; 趙廣舉; 宋小燕
-
鄱陽湖流域降雨量及降雨侵蝕力時空分布特征
作者:姬志軍; 張連明
-
CCS水電站輸水隧洞設計關鍵技術問題研究
作者:謝遵黨; 陳曉年
-
CCS水電站輸水隧洞水力特性研究
作者:肖豫; 邢建營; 武彩萍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