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稿件被《人文地理》期刊退修后,可按以下流程進行修改,以提高錄用概率:
一、分析退稿原因
1.?仔細閱讀退稿通知:明確編輯或審稿人指出的問題,如選題不符、創新性不足、數據缺陷或語言表達問題?。
2.區分退稿類型:可修改退稿、拒稿(若意見表明“研究方向不符”,建議改投其他期刊)
二、針對性修改策略
1.深入探討研究問題,提供更全面、深入的分析和討論。
2.增加相關理論背景和文獻綜述,以支持研究論點的合理性和創新性。
三、重新投稿準備
1.?附修改說明:逐條回應審稿意見,說明修改內容及依據。
2.核對期刊要求:
(一)來稿文責自負,本刊編輯部有權對來稿做一定的修改或刪節。
(二)稿件請提供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簡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別、學歷、職稱、研究方向、通訊地址、聯系電話和E-mail等。
(三)國家基金資助項目的研究論文,請注明批準立項項目批號并出示相應的證明材料。
(四)正文應條理清晰,層次分明。文中插圖應比例適當、清楚美觀,標明圖序與圖題;表格應結構簡潔,盡量采用“三線表”,必要時可添加輔助線,要有表序與表題。
(五)注釋是對文內某一特定內容的進一步解釋或補充說明,注釋序號用帶圓圈的阿拉伯數字表示(如①、②),并按順序列于當頁地腳。
綜上所述,通過不斷地修改和完善,提高稿件的質量和學術水平,增加被期刊錄用的機會。
《人文地理》是一本在歷史領域具有較高影響力的學術理論期刊,于1986年創刊,由陜西省教育廳主管,西安外國語大學;中國地理學會主辦,為雙月刊,國內統一刊號為CN:61-1193/K,國際標準刊號為ISSN:1003-2398。
該刊設置了進展與動態、女性主義地理學專欄、社會、文化、城市、鄉村、經濟、交通、旅游等欄目,覆蓋歷史領域多個研究方向,以反映歷史領域的最新動態和發展趨勢。
人文地理發表范例
-
中國外商投資區位選擇的時空格局與影響因素
作者:胡志強; 苗長虹; 華明芳; 劉麗
-
中國互聯網企業空間演化與城市網絡特征研究
作者:曹前; 沈麗珍; 甄峰
-
旱區生態移民空間沖突的生態風險研究——以寧夏紅寺堡區為例
作者:陳曉; 劉小鵬; 王鵬; 孔福星
-
河南省物流業空間格局——基于百度地圖和面板數據
作者:程秀娟; 李晶晶; 楊潔輝; 苗長虹
-
環境政治中國際非政府組織的角色——基于批判地緣政治的視角
作者:劉曉鳳; 王雨; 葛岳靜
-
社會氛圍對旅游勞工移民地方融入的影響研究——以麗江古城為例
作者:白凱; 王曉娜
-
旅游口號設計框架構建及其偏離分析:基于衰減器作用視角
作者:曹李梅; 曲穎
-
鄉村旅游地的空間再生產權能及其空間正義實現路徑——地役權視角下的多案例透析
作者:王維艷
-
智慧社會與未來城市研討會暨2018年中國城市地理學術年會在南京大學成功舉辦
作者:秦蕭; 沈麗珍
-
第四屆文化地理學術研討會在南京大學成功舉辦
作者:張敏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