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生物圈》期刊提供以下投稿方式及注意事項:
一、在線投稿:通過期刊官網在線投稿,系統支持稿件上傳、進度查詢及審稿意見反饋,需注冊賬號后提交。
二、郵箱投稿:部分欄目接受郵箱投稿,《人與生物圈》期刊地址:北京三里河52號。
三、注意事項:在投稿前,務必仔細閱讀投稿指南和要求,確保稿件內容、格式等方面符合要求。
投稿須知:
(一)文稿引文務須準確,采用順序編碼制,在引文處按論文中引用文獻出現先后阿拉伯數字連續編碼,序號外加方括號。
(二)參考文獻應保持在5條及以上。參考文獻中的作者為1~3位時應全部列出,多于3位時只寫前3位,后面加“,等”即可;多位作者之間用逗號“,”隔開,參考文獻的著錄項目要齊全,順序要規范。
(三)摘要應簡潔、明了,盡量用最少的文字表達最多的信息,給出本文的主要結果和結論。
(四)文末請附作者簡介,注明姓名、工作單位、職務、聯系電話、聯系地址、郵政編碼等信息。
(五)如果是基金項目,請注明國家或部、省級以上基金資助項目名稱和編號,基金項目需要附批準文件或任務書復印件。
保持聯系暢通:在投稿后,保持聯系方式暢通,以便編輯部在審核過程中能夠及時與作者溝通。
耐心等待審核:由于編輯部工作量較大,審核過程可能需要一定時間,預計審稿時間為:1個月內,作者應耐心等待審核結果,并避免頻繁催稿。
綜上所述,向《人與生物圈》期刊投稿可以選擇在線投稿或郵箱投稿兩種方式。在投稿過程中,作者應仔細閱讀投稿指南和要求,確保稿件內容、格式等方面符合要求,并保持聯系方式暢通以便與編輯部溝通。
《人與生物圈》期刊是一本在我國環境領域具有廣泛影響力的學術期刊。它致力于為環境理論研究者和環境實踐工作者搭建交流平臺,全方位展示環境領域的前沿成果與實踐經驗,創刊于1999年,是由中國科學院主管,中國人與生物圈國家委員會主辦的學術理論期刊,國際刊號:1009-1661,國內刊號:11-4408/Q。
人與生物圈發表范例
-
協調人與生物圈 保護生命共同體 專家視點回眸之山地
作者:丁宗一; 鄧偉; 李忠東; 鄭易生
-
水 生命之源 文明之源 從錢塘江流域可持續發展史說起
作者:李渤生; 陳致杭
-
協調人與生物圈 保護生命共同體 專家視點回眸之水源
作者:劉昌明; 姚檀棟; 李勃生; 趙新全
-
人類誕生于森林
作者:羅菊春
-
協調人與生物圈 保護生命共同體 專家視點回眸之森林
作者:李文華; 許智宏; 蔣有緒; 陽含熙
-
留下一片永續之田
作者:朱啟臻
-
協調人與生物圈 保護生命共同體 專家視點回眸之農田
作者:溫鐵軍; 李文華; 楊庭碩; 胡傳林
-
湖泊,社會發展的重要資源 中國湖泊生態的現狀、危機和出路
作者:張奇
-
協調人與生物圈 保護生命共同體 專家視點回眸之湖泊
作者:王蘇民; 劉書潤
-
將草原保護融入國家戰略 新時期草原保護的深層問題和策略
作者:王曉毅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