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生理科學》作為一本醫學領域的學術期刊,投稿難度一般,但仍需要作者具備一定的學術實力。具體詳情需結合期刊定位、審稿流程以及投稿者的研究質量綜合評估。以下是詳細分析:
了解期刊信息:
《四川生理科學》期刊創刊于1979年,是由四川省科學技術協會主管四川省生理科學會主辦的醫學類季刊。該雜志以中文出版,擁有國內刊號:CN 51-1160/R及國際刊號:ISSN 1671-3885。旨在成為醫學領域的先鋒,及時反映醫學改革與發展的最新成果,深入探索醫學規律,助力醫學事業的繁榮。通過高質量的論文和研究成果,為醫學工作者提供有價值的參考,促進學術交流與合作,推動醫學創新與進步。
期刊級別與定位:
《四川生理科學》 期刊被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等數據庫收錄。獲得了中國優秀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等榮譽。主要欄目:科技綜述、實驗研究、臨床研究、教學研究、簡報等,注重理論與實踐結合。該期刊的讀者群體主要是醫學工作者、醫學研究者、醫學政策制定者以及對醫學領域感興趣的讀者。
投稿須知:
(一)作者簡介應包含姓名、所在單位詳細名稱、具體地址及郵編、具體職稱(職務)、電子郵箱、聯系電話等信息。不署任何兼職單位和兼職職務。
(二)凡向本刊投稿,均視為授予紙質出版及數字出版(包括但不限于網絡、手持閱讀器、手機終端)版權。
(三)正文標題:內容應簡潔明了,層次不宜過多,層次序號為一、(一)、1、(1)等,或者采用1、1.1、1.1.1等,層次少時可依次選序號。
(四)參考文獻限為作者親自閱讀、公開發表過的文獻,只選主要的列入,采用順序編碼制著錄,按其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字編號,列于文末,并依次將各編號外加方括號置于文中引用處的右上角。
(五)所投文稿必須附寫200字以內的中文摘要和3—5個關鍵詞,文中計量單位和文后參考文獻格式須符合國家相關標準。
發表周期:
采用三審制(初審、復審、終審),《四川生理科學》期刊預計審稿時間:1個月內,如果超過預計的審稿時間仍未收到回復,可以主動聯系編輯部詢問進度,若想縮短周期,流程協助可咨詢在線客服。
投稿建議:
投稿《四川生理科學》期刊需注重選題創新性與格式規范性。建議投稿前充分研讀近期刊發文章,并嚴格遵循雜志社要求,對于具備一定學術實力的作者來說,是一個相對好投且發表周期較短的期刊選擇。
四川生理科學發表范例
-
高危型HPV檢測對宮頸上皮內瘤變錐切后殘存病變或復發的預測價值
作者:姜偉麗
-
黃芪桂枝五物湯輔助治療糖尿病末梢神經炎的觀察及護理
作者:漆平; 王軼; 杜光會; 鐘敏
-
大劑量維生素C聯合小兒感冒靈治療小兒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臨床療效觀察
作者:周霞
-
腰硬聯合麻醉在剖宮產中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作者:崔曉娟
-
放散式體外沖擊波結合電腦中頻電療儀治療慢性軟組織損傷的早期臨床療效
作者:劉新榮
-
子宮次全切除術對子宮肌瘤患者卵巢功能的影響分析
作者:姜淼
-
微生態療法與傳統療法在防治生殖道炎癥方面的臨床效果
作者:張愛琴; 郭德生
-
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在甲狀腺癌診斷中的應用價值研究
作者:劉勝利
-
胃腸道間質瘤臨床病理診斷及鑒別診斷
作者:徐玉榮
-
經顱入眶治療顱眶溝通性腦膜瘤的臨床分析
作者:李成; 張虹; 吳宇平; 呂楊成; 劉勁松; 馬杰科; 朱江; 湯磊; 張翔宇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