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稿件被《山地農業生物學報》期刊退修后,可按以下流程進行修改,以提高錄用概率:
一、分析退稿原因
1.?仔細閱讀退稿通知:明確編輯或審稿人指出的問題,如選題不符、創新性不足、數據缺陷或語言表達問題?。
2.區分退稿類型:可修改退稿、拒稿(若意見表明“研究方向不符”,建議改投其他期刊)
二、針對性修改策略
1.深入探討研究問題,提供更全面、深入的分析和討論。
2.增加相關理論背景和文獻綜述,以支持研究論點的合理性和創新性。
三、重新投稿準備
1.?附修改說明:逐條回應審稿意見,說明修改內容及依據。
2.核對期刊要求:
(一)關鍵詞:選能反映論文主題內容的詞或詞組3-5個,關鍵詞之間用分號分隔。
(二)注釋:注釋主要用于對文章篇名、作者及文內某一特定內容作必要的解釋或說叫,序號用帶網目的阿拉伯數字標注,放在當頁頁腳,建議不超過5條。
(三)來稿切勿一稿多投。編輯部收到稿件之后,立即給作者回復。來稿經送有關專家審閱和編委會討論,將在3個月之內決定是否刊用。
(四)文章題目在確切表達文章內容前提下盡可能簡短,最好在20個字以內。
(五)參考文獻應引用所有公開發表的,并與本文有關的,近年主要中外文獻(以本學科或相關學科期刊為主)。
綜上所述,通過不斷地修改和完善,提高稿件的質量和學術水平,增加被期刊錄用的機會。
《山地農業生物學報》是一本在農業領域具有較高影響力的學術理論期刊,于1982年創刊,由貴州大學主管,貴州大學主辦,為雙月刊,國內統一刊號為CN:52-5013/S,國際標準刊號為ISSN:1008-0457。
該刊設置了研究報告、文獻綜述、山區開發、研究簡報等欄目,覆蓋農業領域多個研究方向,以反映農業領域的最新動態和發展趨勢。
山地農業生物學報發表范例
-
寬闊水自然保護區各功能區景觀格局分析
作者:胡艷; 楊瑞
-
喀斯特地貌花境植物應用研究——以貴安新區云漫湖公園花境為例
作者:徐小晴; 歐靜; 漆倩; 熊賢榮
-
息烽縣四川短尾鼩種群生態特征初步研究
作者:尹文書
-
金銀花、山銀花藥效與安全性研究
作者:李文沛; 俸婷婷; 周英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