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青年政治學院學報》期刊提供以下投稿方式及注意事項:
一、在線投稿:通過期刊官網在線投稿,系統支持稿件上傳、進度查詢及審稿意見反饋,需注冊賬號后提交。
二、郵箱投稿:部分欄目接受郵箱投稿,《山東青年政治學院學報》期刊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十東路31699號。
三、注意事項:在投稿前,務必仔細閱讀投稿指南和要求,確保稿件內容、格式等方面符合要求。
投稿須知:
(一)本刊竭誠歡迎觀點新穎和在研究角度、研究資料、研究方法等方面具有新意的文章,對具有原創性、開拓性、探索性和導向性的文章優先錄用。
(二)來稿切勿一稿兩投,并請在來稿首頁左上角注明“未投他刊”字樣。為便于聯系,來稿時請提供聯系電話號碼和 E—mail。由于人手有限,來稿一般不退,請作者自留底稿。逾期2個月未接到用稿通知,稿件可自行處理。
(三)文獻類型標識:[M]—專著、[J]—期刊文章、[N]—報紙文章、[C]—論文集、[A]—專著或論文集中析出文獻、[C]—原文獻題名、[D]—學位論文、[R]—報告、[S]—標準、[P]—專利、[Z]—其他未定類型的文獻。
(四)來稿需附中文摘要(200字左右)和關鍵詞(3-5個)。摘要須具有獨立性和自含性,高度概括論文的基本觀點,均為判斷性表述,不用疑問句,不用“雖然”、“但是”、“因此”、“所以”之類的連詞,不用介紹式、評論性語句(如“本文分析了”、“本文認為”、“本文論述了”、“具有……重要意義”等)。摘要、關鍵詞須相應譯成英文,附于正文內容前。
(五)用第一、第二……或首先、其次……時,如每段文字不長可在同一自然段內接排,如每段文字均較長,可另起一自然段。
(六)注釋、參考文獻一律執行《中國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編排規范》(修訂版)的規定,不合格者作者應按要求修改,否則不予刊用。
(七)來稿需提供作者簡介,其內容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別、民族(漢族可省略)、籍貫、單位、職稱、學位、主要從事研究方向。以上內容于文稿首頁地腳注明。
(八)文稿須附中文摘要,中文須內容一致。中文摘要字數控制在100~150字,英文摘要字數少于100字。摘要中不得引用參考文獻。
(九)獲基金及獲獎稿件:論文所涉及的課題如取得國家或部、省級以上基金或屬攻關項目,應腳注于文題頁左下方,如基金項目:××(基金編號 ××××)。
(十)本刊實行規范化編排,稿件請用 A4 紙單面打印。標題用3號字體;正文用 5 號字體,每頁 44 行,每行 44 字;腳注用小 5 號字體。全文以8000-15000字為宜。請按我刊各欄目E-mail投稿。
保持聯系暢通:在投稿后,保持聯系方式暢通,以便編輯部在審核過程中能夠及時與作者溝通。
耐心等待審核:由于編輯部工作量較大,審核過程可能需要一定時間,預計審稿時間為:1個月內,作者應耐心等待審核結果,并避免頻繁催稿。
綜上所述,向《山東青年政治學院學報》期刊投稿可以選擇在線投稿或郵箱投稿兩種方式。在投稿過程中,作者應仔細閱讀投稿指南和要求,確保稿件內容、格式等方面符合要求,并保持聯系方式暢通以便與編輯部溝通。
《山東青年政治學院學報》期刊是一本在我國社會領域具有廣泛影響力的學術期刊。它致力于為社會理論研究者和社會實踐工作者搭建交流平臺,全方位展示社會領域的前沿成果與實踐經驗,創刊于1985年,是由山東省教育廳主管,山東青年政治學院主辦的學術理論期刊,國際刊號:2096-8329,國內刊號:37-1481/D。
山東青年政治學院學報發表范例
-
人的超越性存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創新的哲學生存論基礎
作者:孫靜靜
-
基于高校第二課堂的德育協同機制構建闡析
作者:夏鋒
-
新形勢下高校畢業生就業誤區及改進策略
作者:徐勝男; 吳法; 袁雪
-
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方式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究
作者:曹麗萍
-
新時代公民法治認同的問題與培育路徑研究
作者:丁相麗
-
從羅馬合同賠償制度與唐朝貿易管理制度看“一帶一路”法治建設
作者:張興華; 李林凡
-
婚生子女否認之訴的程序機制
作者:趙信會; 葛春燕
-
現代性的生態之問——當代中國作家生態意識探討
作者:翟文鋮
-
作為知識女性的寫作——“80后”作家孫頻小說新作解讀
作者:張文娟
-
《天堂蒜薹之歌》擬聲詞英譯研究--以葛浩文譯本為例
作者:尹鈺瑩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