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稿件被《生物資源》期刊退修后,可按以下流程進行修改,以提高錄用概率:
一、分析退稿原因
1.?仔細閱讀退稿通知:明確編輯或審稿人指出的問題,如選題不符、創新性不足、數據缺陷或語言表達問題?。
2.區分退稿類型:可修改退稿、拒稿(若意見表明“研究方向不符”,建議改投其他期刊)
二、針對性修改策略
1.深入探討研究問題,提供更全面、深入的分析和討論。
2.增加相關理論背景和文獻綜述,以支持研究論點的合理性和創新性。
三、重新投稿準備
1.?附修改說明:逐條回應審稿意見,說明修改內容及依據。
2.核對期刊要求:
(一)署名作者以3個為宜,不得超過4位,次序按貢獻大小排列。
(二)凡涉及國內外版權問題,均遵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版權法》和有關國際法規執行。本刊刊登的所有文章,未經授權,一律不得轉載和翻譯,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三)文題:一般不超過20字,必要時加副標題。
(四)凡引文出處一律列入“參考文獻”,并按論文中引用文獻的先后順序,在正文中用右上標[1] 、[2] 、[3]……標示,一種文獻在同一論文中被多次引用,用同一序號標示。
(五)來稿附200 字左右的中文摘要(寫在正文前),并注出關鍵詞(一般3~8 個)。
綜上所述,通過不斷地修改和完善,提高稿件的質量和學術水平,增加被期刊錄用的機會。
《生物資源》是一本在生物領域具有較高影響力的學術理論期刊,于1975年創刊,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主管,武漢大學主辦,為雙月刊,國內統一刊號為CN:42-1886/Q,國際標準刊號為ISSN:2096-3491。
該刊設置了綜述、研究報告、實驗技術與方法、封面故事等欄目,覆蓋生物領域多個研究方向,以反映生物領域的最新動態和發展趨勢。
生物資源發表范例
-
正交試驗分析不同作物的產量、含硒量與土壤酸堿度、硒酸鹽、亞硒酸鹽含量的相關性
作者:陳永波; 黃光昱; 胡百順; 秦邦; 劉淑琴; 張朝陽; 陳娥; 熊倩
-
乙醇浸提法提取大棗蘆丁及其抗氧化性的研究
作者:劉楠楠; 蔣水星
-
西南紅山茶種質資源及開發利用
作者:李彥福; 霍達; 王進
-
集多種碳濃縮機制于一身的水生植物——龍舌草
作者:付文龍; 黃文敏; 江紅生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