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稿件被《沈陽航空航天大學學報》期刊退修后,可按以下流程進行修改,以提高錄用概率:
一、分析退稿原因
1.?仔細閱讀退稿通知:明確編輯或審稿人指出的問題,如選題不符、創新性不足、數據缺陷或語言表達問題?。
2.區分退稿類型:可修改退稿、拒稿(若意見表明“研究方向不符”,建議改投其他期刊)
二、針對性修改策略
1.深入探討研究問題,提供更全面、深入的分析和討論。
2.增加相關理論背景和文獻綜述,以支持研究論點的合理性和創新性。
三、重新投稿準備
1.?附修改說明:逐條回應審稿意見,說明修改內容及依據。
2.核對期刊要求:
(一)正文內容要求論點明確,資料可靠,文字精煉,層次清楚,數據準確,具有學術性、創新性和實踐性。
(二)引用的圖表必須注明資料來源,格式參照參考文獻的格式。詳情見《GB/T 7714-2015信息與文獻 參考文獻著錄規則》。
(三)來稿請附相關的內容摘要和關鍵詞。內容摘要在稿件正文之前,以100—300字為宜,簡介主題范圍、目的方法、內容梗概、創新之處、主要結論。
(四)論文責任者需清楚說明變更作者署名的原因,并向編輯部提交所有作者對增加或刪除某個作者表示同意的聲明以及單位證明,聲明內要列出每位作者各自對研究及論文的貢獻。
(五)基金項目:論文所涉及的課題應按有關部門規定的正式名稱填寫,多項基金項目應依次列出,具體格式:“基金項目:批準年份+項目名稱+項目編號”。
綜上所述,通過不斷地修改和完善,提高稿件的質量和學術水平,增加被期刊錄用的機會。
《沈陽航空航天大學學報》是一本在航空領域具有較高影響力的學術理論期刊,于1984年創刊,由遼寧省教育廳主管,沈陽航空航天大學主辦,為雙月刊,國內統一刊號為CN:21-1576/V,國際標準刊號為ISSN:2095-1248。
該刊設置了航空宇航工程、機械與材料工程、信息科學與工程、民用航空與安全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等欄目,覆蓋航空領域多個研究方向,以反映航空領域的最新動態和發展趨勢。
沈陽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發表范例
-
多余度飛控計算機“飛控一次”故障機理分析
作者:崔展博; 焦梅素; 王德輝; 汪浩; 高云紅
-
群機器人系統研究綜述
作者:賈濤; 聞新
-
石化儲罐區池火災多米諾效應研究
作者:張云杰; 王旭
-
基于費德勒權變模型視角的挑戰型組織公民行為研究理論體系的構建
作者:劉暉; 侯靜靜; 徐嫻英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