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稿件被《水資源與水工程學報》期刊退修后,可按以下流程進行修改,以提高錄用概率:
一、分析退稿原因
1.?仔細閱讀退稿通知:明確編輯或審稿人指出的問題,如選題不符、創新性不足、數據缺陷或語言表達問題?。
2.區分退稿類型:可修改退稿、拒稿(若意見表明“研究方向不符”,建議改投其他期刊)
二、針對性修改策略
1.深入探討研究問題,提供更全面、深入的分析和討論。
2.增加相關理論背景和文獻綜述,以支持研究論點的合理性和創新性。
三、重新投稿準備
1.?附修改說明:逐條回應審稿意見,說明修改內容及依據。
2.核對期刊要求:
(一)參考文獻選用最近發表的最主要的列在文后,并按出現順序編號。
(二)對省部級及省部級以上基金項目資助的論文(投稿時提交基金項目批文掃描件并在文內注明)開辟“快速通道”。
(三)文中一級標題、二級標題、三級標題、四級標題的序號用“一、……”“(一)……”“1.……”“(1)……”標示。
(四)稿件的注釋是作者對標題和正文中某一特定內容的解釋或補充說明,須放置在當頁地腳注釋序號與文中標注序號相一致(文中標注序號用上標),一律用阿拉伯數字加圓圈標注:②……。
(五)請勿一稿多投,以免產生不必要的法律糾紛。
綜上所述,通過不斷地修改和完善,提高稿件的質量和學術水平,增加被期刊錄用的機會。
《水資源與水工程學報》是一本在水利領域具有較高影響力的學術理論期刊,于1990年創刊,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主管,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主辦,為雙月刊,國內統一刊號為CN:61-1413/TV,國際標準刊號為ISSN:1672-643X。
該刊設置了學術論文、專題述評、區域發展戰略與對策、水工程、水管理、水環境、水利經濟等欄目,覆蓋水利領域多個研究方向,以反映水利領域的最新動態和發展趨勢。
水資源與水工程學報發表范例
-
基于三角模型的城市水資源安全動態評價——以廣州市為例
作者:鄭煒
-
生物活性劑淋洗對河道底泥重金屬毒性和生態風險影響評價
作者:徐輝; 陳維芳; 張思嘉; 陸偉鵬
-
基于數值模擬及可開采系數法的廣花盆地地下水可開采量研究
作者:李丹; 李志威; 張明珠; 龐園
-
無為縣夏季降水多時間尺度規律研究
作者:奚立平; 蔡文慶; 吳海鷹
-
天山西部地區汛期徑流變化規律分析
作者:尹梓淵; 穆振俠; 湯瑞; 周育琳; 彭亮
-
基于最優覓食算法-投影尋蹤-云模型的最嚴格水資源管理評價
作者:周有榮; 崔東文
-
TRMM/GPM衛星降水產品在淮河上游逐日和小時尺度的精度評估
作者:王蕊; 余鐘波; 楊傳國; 李瑩
-
二塘溝流域地下水化學組分來源及空間分布特征
作者:吳豪; 吳彬; 杜明亮; 鐘瑞森
-
水庫洪水資源利用風險決策模型構建及應用
作者:黃顯峰; 李宛諭; 方國華; 王宗志; 朱麗向
-
溢洪道泄流臨底流速仿真模擬研究
作者:王海軍; 張凡; 李會平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