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稿件被《鐵道標準設計》期刊退修后,可按以下流程進行修改,以提高錄用概率:
一、分析退稿原因
1.?仔細閱讀退稿通知:明確編輯或審稿人指出的問題,如選題不符、創新性不足、數據缺陷或語言表達問題?。
2.區分退稿類型:可修改退稿、拒稿(若意見表明“研究方向不符”,建議改投其他期刊)
二、針對性修改策略
1.深入探討研究問題,提供更全面、深入的分析和討論。
2.增加相關理論背景和文獻綜述,以支持研究論點的合理性和創新性。
三、重新投稿準備
1.?附修改說明:逐條回應審稿意見,說明修改內容及依據。
2.核對期刊要求:
(一)按學術研究規范和編輯部的有關規定,認真核對引文、注釋和文中使用的其他資料,確保引文、注釋和相關資料準確無誤。如使用轉引資料,應實事求是注明轉引出處。
(二)中英文摘要(300字左右);中英文關鍵詞(3-5個)。
(三)作者簡介,包括作者姓名、性別,學歷,職務職稱,研究方向,電話,郵箱等信息。
(四)來稿研究內容如屬各級基金資助項目,須在首頁腳注標明其名稱,并注明編號。
(五)正文:要求思想正確、主題突出、數據準確、文從字順、邏輯性強,具有科學性、新穎性、實用性和可讀性。
綜上所述,通過不斷地修改和完善,提高稿件的質量和學術水平,增加被期刊錄用的機會。
《鐵道標準設計》是一本在交通領域具有較高影響力的學術理論期刊,于1957年創刊,由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主管,中鐵工程設計咨詢集團有限公司主辦,為月刊,國內統一刊號為CN:11-2987/U,國際標準刊號為ISSN:1004-2954。
該刊設置了鄭濟高鐵橋梁建造技術、橋梁科學研究、橋梁方案研究、橋梁結構設計、橋梁BIM設計、橋梁施工技術等欄目,覆蓋交通領域多個研究方向,以反映交通領域的最新動態和發展趨勢。
鐵道標準設計發表范例
-
溫度變化條件下路基鹽漬土動應力-動應變響應規律研究
作者:趙福堂; 常立君; 張吾渝
-
三維“大場景”遙感技術在西康高鐵地質勘察中的應用
作者:肖述文
-
減震榫與榫形防落梁裝置應用于高速鐵路簡支梁橋的簡化計算方法
作者:周友權; 李承根
-
高速鐵路標準簡支箱梁設計優化
作者:鄧運清; 徐升橋; 侯建軍; 陳海濤
-
流場能量牽引在鐵路橋梁防風設計中的應用
作者:劉宗峰
-
基于高程監測的智能調高支座設計與試驗研究
作者:楊國靜; 曾永平; 顧海龍
-
基于波面分解的跨海橋梁下部結構波浪荷載計算方法
作者:魏凱; 張家瑞; 梁春明
-
鐵路隧道檢測技術現狀及發展趨勢
作者:龔彥峰; 肖明清; 王少鋒; 唐曌
-
城際鐵路下穿南水北調干渠設計方案研究
作者:晏成
-
基于雙層永久襯砌結構的樁基托換施工力學行為研究
作者:胡瑞青; 戴志仁; 王立新; 崔玉龍; 李儲軍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