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稿件被《鐵道學報》期刊退修后,可按以下流程進行修改,以提高錄用概率:
一、分析退稿原因
1.?仔細閱讀退稿通知:明確編輯或審稿人指出的問題,如選題不符、創新性不足、數據缺陷或語言表達問題?。
2.區分退稿類型:可修改退稿、拒稿(若意見表明“研究方向不符”,建議改投其他期刊)
二、針對性修改策略
1.深入探討研究問題,提供更全面、深入的分析和討論。
2.增加相關理論背景和文獻綜述,以支持研究論點的合理性和創新性。
三、重新投稿準備
1.?附修改說明:逐條回應審稿意見,說明修改內容及依據。
2.核對期刊要求:
(一)來稿請寫明作者真實姓名、工作單位、職稱、聯系方式、電子郵箱等信息。本刊恕不退稿,請作者自留底稿。
(二)本刊采用匿名審稿制。
(三)文中應擬出小標題,以(一)、(二)、為序,層次不宜過多。文首要有相關的交待與評析。
(四)正文所引文獻須在正文末尾列出。中文參考文獻在先,外文在后。中文按作者姓氏的漢語拼音字母順序排列,外文按作者姓氏的字母順序排列。每條文獻必須頂格書寫或打印,換行時前面空兩格。
(五)來稿請附中、英文摘要(各以300字為限)及中、英文關鍵詞(以5個為限)。
綜上所述,通過不斷地修改和完善,提高稿件的質量和學術水平,增加被期刊錄用的機會。
《鐵道學報》是一本在交通領域具有較高影響力的學術理論期刊,于1979年創刊,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管,中國鐵道學會主辦,為月刊,國內統一刊號為CN:11-2104/U,國際標準刊號為ISSN:1001-8360。
該刊設置了鐵道運輸、鐵道機車車輛、電氣化、鐵道通信信號、信息化、鐵道工程、工程管理等欄目,覆蓋交通領域多個研究方向,以反映交通領域的最新動態和發展趨勢。
鐵道學報發表范例
-
弓網電接觸系統滑板溫升特性研究
作者:周悅; 魏文賦; 高國強; 吳杰; 吳廣寧
-
基于最大偏差準則的列車衛星定位完好性監測方法
作者:陸德彪; 唐德璋; 蔡伯根; 王劍; 上官偉
-
基于Prolog的列控工程數據驗證方法
作者:譚冠華; 徐田華; 王海峰; 張路; 呂繼東
-
應答器報文編制規則的形式化建模與驗證
作者:黃旭; 劉中田
-
考慮徐變效應的高速鐵路預應力箱梁上拱變形時變可靠度研究
作者:鄒紅; 盧朝輝; 余志武
-
基于遺傳算法與邊界元理論的聲屏障優化
作者:鄧友生; 段邦政; 葉萬軍; 景宏君; 吳鵬
-
薄壁曲線箱梁空間振動分析方法
作者:蔡恒; 盧海林; 顏燕祥; 嚴若愚
-
軌道長波不平順半測回法測量精度的研究(Ⅰ)
作者:熊麗娟; 朱洪濤; 王志勇; 吳維軍; 魏暉
-
有砟軌道結構彈性波傳播特性研究
作者:易強; 王平; 趙才友; 盛曦; 盧俊
-
《鐵道學報》“川藏鐵路建設科技原始創新及應用技術創新高端學術論文”稿約
作者:--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