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稿件被《天然氣與石油》期刊退修后,可按以下流程進行修改,以提高錄用概率:
一、分析退稿原因
1.?仔細閱讀退稿通知:明確編輯或審稿人指出的問題,如選題不符、創新性不足、數據缺陷或語言表達問題?。
2.區分退稿類型:可修改退稿、拒稿(若意見表明“研究方向不符”,建議改投其他期刊)
二、針對性修改策略
1.深入探討研究問題,提供更全面、深入的分析和討論。
2.增加相關理論背景和文獻綜述,以支持研究論點的合理性和創新性。
三、重新投稿準備
1.?附修改說明:逐條回應審稿意見,說明修改內容及依據。
2.核對期刊要求:
(一)投稿后3個月仍未收到編輯部的處理意見者,作者可對稿件作另行處理。
(二)稿件如有合作作者,作者總人數不得超過3人,以投稿時的合作作者署名順序為準。審稿通過之后不得變更姓名、不得改動合作署名順序。
(三)如為基金項目,注明論文產出的資助背景,并注明其項目編號。
(四)正文引文超過100字的,應另起一段、不加引號、中文全角狀態下整體縮后兩格并變換字體為楷體。
(五)同一頁類列出多個注釋的,應根據注釋的先后順序編排序號。注釋序號以“①、②”等數字形式標示在被注釋詞條的右上角。頁末或篇末注釋條目的序號應按照“①、②”等數字形式與被注釋詞條保持一致。
綜上所述,通過不斷地修改和完善,提高稿件的質量和學術水平,增加被期刊錄用的機會。
《天然氣與石油》是一本在石油領域具有較高影響力的學術理論期刊,于1962年創刊,由中國石油集團工程設計有限責任公司主管,中國石油集團工程設計有限責任公司西南分公司主辦,為雙月刊,國內統一刊號為CN:51-1183/TE,國際標準刊號為ISSN:1006-5539。
該刊設置了油氣儲運與處理、消息報道、油氣勘探與開發、腐蝕與防護、公用工程、信息、安全與管理、技術經濟等欄目,覆蓋石油領域多個研究方向,以反映石油領域的最新動態和發展趨勢。
天然氣與石油發表范例
-
非線性滲流對特低滲油藏數值模擬開采的影響
作者:姜瑞忠; 張福蕾; 崔永正; 張海濤
-
深層電泵采油井井底流壓計算新方法
作者:王發清; 曹建洪; 楊淑珍; 彭永洪; 任利華
-
高效絡合酸體系性能評價及應用
作者:陳凱; 陳軍; 王貴; 張強; 潘定成; 楊國威
-
上市儲量評估中水驅曲線分年產量計算新方法
作者:凌浩川; 周焱斌; 張弛; 潘杰
-
地熱井濾水管篩網擋砂效果研究
作者:任小慶; 高小榮
-
西氣東輸投產15年烙刻“中國管道名片”
作者:周舟
-
變形介質邊水稠油油藏見水時間預測方法
作者:余洋; 曹杰
-
保溫材料浸出液成分及腐蝕性分析
作者:蔣林林; 張彥軍; 張紅磊; 周冰; 韓文禮
-
城市軌道對油氣管道直流干擾站控防護技術
作者:張勝利; 牙亞萌; 張國虎; 唐強; 陸劍鋒; 許捷
-
石油企業HSE審核權重賦分方法——基于G1法和熵權法
作者:李昊陽; 欒國華; 宋云娟; 儲勝利; 秦夢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