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學報》期刊提供以下投稿方式及注意事項:
一、在線投稿:通過期刊官網在線投稿,系統支持稿件上傳、進度查詢及審稿意見反饋,需注冊賬號后提交。
二、郵箱投稿:部分欄目接受郵箱投稿,《土壤學報》期刊地址:南京市北京東路71號。
三、注意事項:在投稿前,務必仔細閱讀投稿指南和要求,確保稿件內容、格式等方面符合要求。
投稿須知:
(一)3-8個關鍵詞。按GB/T3860的原則和方法選取。
(二)注釋:是作者對文章某一內容或詞語的必要解釋或說明,其內容或詞語應以加圈數字的上標形式順序標出,注釋性文字按順序置于參考文獻之前。例:機聯網絡①。
(三)來稿請附獨創性聲明,即來稿為作者獨立完成的研究成果,未公開發表;文中所有引用部分,均已做出明確標注或得到許可。如發生侵犯他人著作權問題,由作者負責。
(四)標題簡明扼要,中文標題一般不宜超過18個字,英文標題一般不宜超過10個實詞。如果標題語意未盡,則可用副標題。
(五)參考文獻格式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T 7714 — 2015《信息與文獻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則》進行修改。
保持聯系暢通:在投稿后,保持聯系方式暢通,以便編輯部在審核過程中能夠及時與作者溝通。
耐心等待審核:由于編輯部工作量較大,審核過程可能需要一定時間,預計審稿時間為:1-3個月,作者應耐心等待審核結果,并避免頻繁催稿。
綜上所述,向《土壤學報》期刊投稿可以選擇在線投稿或郵箱投稿兩種方式。在投稿過程中,作者應仔細閱讀投稿指南和要求,確保稿件內容、格式等方面符合要求,并保持聯系方式暢通以便與編輯部溝通。
《土壤學報》期刊是一本在我國農業領域具有廣泛影響力的學術期刊。它致力于為農業理論研究者和農業實踐工作者搭建交流平臺,全方位展示農業領域的前沿成果與實踐經驗,創刊于1948年,是由中國科學院主管,中國土壤學會主辦的學術理論期刊,國際刊號:0564-3929,國內刊號:32-1119/P。
土壤學報發表范例
-
基于PLSR的土壤顏色預測方法及其與色系轉換法的對比研究
作者:李怡春; 潘愷; 王昌昆; 劉婭; 吳士文; 劉杰; 徐愛愛; 潘賢章
-
一種耐鹽型保水劑對沙培玉米生長特性的影響
作者:魏賢; 陳瑞環; 王萍; 劉云; 姚榮江; 王火焰; 楊勁松; 董元華
-
基于土壤養分平衡的畜禽養殖承載力研究
作者:蔡美芳; 劉曉偉; 吳孝情; 吳仁人; 陳中穎; 盧文洲
-
微地形作用下紫色母巖發育土壤的酸化特征
作者:譚孟溪; 劉莉; 王朋順; 程永毅; 謝德體; 李忠意
-
黃壤顆粒表面離子吸附動力學中的離子特異性效應
作者:吳英博; 劉新敏; 李睿; 杜偉; 田銳; 李航
-
土壤胡敏素結構特征及對銅離子的吸附特性
作者:范春瑩; 謝修鴻; 燕愛春; 張晉京
-
包膜磷酸二銨配施黃腐酸提高小麥產量及土壤養分供應強度
作者:陳琪; 劉之廣; 張民; 李澤麗; 曲兆鳴; 楊茂峰; 孫玲麗
-
亞熱帶森林轉換對不同粒徑土壤有機碳的影響
作者:胡雪寒; 劉娟; 姜培坤; 周國模; 李永夫; 吳家森
-
長期施用化肥和有機肥下潮土干團聚體有機氮組分特征
作者:李嬌; 信秀麗; 朱安寧; 楊文亮; 侯瀅; 鄒文萱; 徐琳雅
-
貢嘎山東坡亞高山土壤生物有效磷的時空分異
作者:何曉麗; 吳艷宏; 周俊; 邴海健; 孫宏洋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