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天文技術與儀器》期刊投稿時,選擇合適的投稿時間至關重要,以下是一些建議:
一、了解審稿周期
首先,投稿前應仔細了解《天文技術與儀器》的審稿周期。根據公開發布的信息,該雜志的預計審稿時間:1-3個月,因此投稿者需要合理安排時間,避免因審稿周期影響論文的發表計劃。
二、避開高峰期
避開高峰期:在節假日或學術假期期間,編輯和審稿人可能無法及時處理稿件。
熱點話題發表后:當某個科學熱點話題受到廣泛關注時,《天文技術與儀器》可能會收到大量與該話題相關的稿件。為了避免與熱門稿件競爭,可以選擇在熱點話題稍微平息后再投稿。
三、關注征稿信息
《天文技術與儀器》 期刊會定期發布征稿信息,明確說明當前或未來的重點收稿范圍、專題或欄目。投稿者可以密切關注這些信息,根據收稿需求來準備稿件,并在征稿截止日期前投稿。不僅可以提高稿件被錄用的機會,還能確保稿件與期刊的主題和內容定位相符。
重點欄目:Article、Review等。
《天文技術與儀器》投稿須知
(一)主要內容:主要刊登發表天文學及相關學科的觀測研究、實測技術和方法、專題述評等方面的學術論文,以及有關天文新發現的研究快訊。
(二)摘要要求:摘要應在200字以內,要求文字通順、簡練,反映發表論文的主要觀點,用第三人稱敘述,避免使用“本文”、“作者”等為主語。
(三)基金項目:如發表論文系有關部門的基金項目,請注明項目的正式名稱和編號。
(四)正文要求:語言準確、簡明、生動;使用書面語,避免口語化表達。發表論文內容應樸實無華、具體、不空泛,避免對事物進行渲染。已知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不宜詳細敘述,可通過文獻標注的方式加以引用。
(五)法律責任:作者對所投稿件文責自負,期刊不負連帶責任。若有抄襲等侵犯他人知識產權的行為,或者稿件內容侵犯他人名譽權、隱私權、人格權的,由投稿者承擔相應法律責任。
(六)腳注中的外文參考文獻要用外文原文,作者、書名、雜志名字體一致采用Times New Roman,書名、雜志名等用斜體,其余采用正體。
(七)所投稿件須符合本刊范疇,立論新穎,觀點明確,能抓住當前社會的熱點和焦點問題,具有較高學術水平,且未在國內外公開發表過。
(八)中文文題一般不宜超過20個漢字。英文文題應與中文文題含義一致,一般不宜超過10個實詞。文題應恰當、簡明地反映文章主題,盡量不用外文縮略語。
(九)第一作者(通訊作者)簡介按姓名(出生年一),性別,職稱/學位,研究方向要求寫出,通訊作者同時提供E-mail和長期有效的聯系電話。
(十)表格、圖、公式以及腳注應分別連續編號:一級標題用編號一、二、三……二級標題用(一)、(二)、(三)……三級標題用1、2、3……四級標題用(1)、(2)、(3)……
四、合理安排個人時間
投稿者還需要根據自己的時間安排來選擇合適的投稿時間。此外,還要考慮到自己的研究進度和稿件質量,確保在投稿前對稿件進行充分的修改和完善。
綜上所述,選擇合適的投稿時間需要綜合考慮審稿周期、高峰期、征稿信息以及個人時間安排等多個因素。通過合理安排投稿時間,可以提高稿件被錄用的機會,并確保研究成果能夠及時發表。
《天文技術與儀器》期刊創刊于1977年,由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主管,中國科學院云南天文臺主辦,是國內公開發行的科學類學術期刊,國際刊號:2097-3675,國內刊號:53-1240/P,以反映科學改革與發展的最新成果、致力于為深化科學改革、繁榮科學科學服務。
該刊在學術界具有廣泛認可度,其影響力指標表現優異:
核心期刊地位:連續入選
-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核心(2019-2020)
-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核心(2017-2018)
-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核心(2015-2016)
-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擴展(2023-2024)
-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擴展(2021-2022)
-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擴展(2013-2014)
-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擴展(2011-2012)
- 武大RCCSE核心期刊(2020)
- 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
等。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