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稿件被《西部人居環境學刊》期刊退修后,可按以下流程進行修改,以提高錄用概率:
一、分析退稿原因
1.?仔細閱讀退稿通知:明確編輯或審稿人指出的問題,如選題不符、創新性不足、數據缺陷或語言表達問題?。
2.區分退稿類型:可修改退稿、拒稿(若意見表明“研究方向不符”,建議改投其他期刊)
二、針對性修改策略
1.深入探討研究問題,提供更全面、深入的分析和討論。
2.增加相關理論背景和文獻綜述,以支持研究論點的合理性和創新性。
三、重新投稿準備
1.?附修改說明:逐條回應審稿意見,說明修改內容及依據。
2.核對期刊要求:
(一)來稿請注明字數并提供作者簡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月、性別、民族、籍貫、職稱、學位、工作單位、聯系方式和主要研究方向等,其中姓名和工作單位名稱請提供正確的英文譯名。
(二)為保證學術研究成果的原創性和嚴謹性,倡導良好的學術風氣,本刊采用稿件前將進行重復率檢查,重復率超過15%的稿件一律不采用。
(三)題名簡明、具體、確切,概括要旨,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必要時可加副標題。
(四)文獻列表中出現的每條文獻在正文中均需引用,并標注參考文獻序號。正文中參考文獻序號在引用內容結束后平行標記。
(五)中英文摘要。應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等,以300字左右為宜,并標注3~8個規范化的關鍵詞。
綜上所述,通過不斷地修改和完善,提高稿件的質量和學術水平,增加被期刊錄用的機會。
《西部人居環境學刊》是一本在環境領域具有較高影響力的學術理論期刊,于1986年創刊,由國家教育部主管,重慶大學主辦,為雙月刊,國內統一刊號為CN:50-1208/TU,國際標準刊號為ISSN:1006-2181。
該刊設置了教學改革、名作廣場、傳統建筑、設計研究、工程實例等欄目,覆蓋環境領域多個研究方向,以反映環境領域的最新動態和發展趨勢。
西部人居環境學刊發表范例
-
現代風景園林視角下對于中國古代園林理水科學特性的思考
作者:孔繁恩; 劉海龍
-
中國私家園林的歷史變遷與原真性保護研究——以蘇州怡園為例
作者:谷光燦; 程語; 李莉; 郭良; 鄧宏
-
中國鄉村類型劃分研究綜述
作者:段德罡; 劉嘉偉
-
基于景觀基因理論的湘南地區現代鄉村規劃建設研究
作者:趙先超; 袁超; 向婉怡
-
基于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建造實踐”教學體系
作者:閻波; 鄧蜀陽; 楊威
-
建筑技術學科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創新培養模式研究
作者:嚴永紅; 吳帆; 何滎
-
吉安地區客家書院人文關聯性探析
作者:董禹含; 高源; 李曉峰
-
國際、國內資訊
作者:--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