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稿件被《現代城市研究》期刊退修后,可按以下流程進行修改,以提高錄用概率:
一、分析退稿原因
1.?仔細閱讀退稿通知:明確編輯或審稿人指出的問題,如選題不符、創新性不足、數據缺陷或語言表達問題?。
2.區分退稿類型:可修改退稿、拒稿(若意見表明“研究方向不符”,建議改投其他期刊)
二、針對性修改策略
1.深入探討研究問題,提供更全面、深入的分析和討論。
2.增加相關理論背景和文獻綜述,以支持研究論點的合理性和創新性。
三、重新投稿準備
1.?附修改說明:逐條回應審稿意見,說明修改內容及依據。
2.核對期刊要求:
(一)作者簡介(含姓名、工作單位、職稱、學歷學位、研究方向、通信地址、郵政編碼、聯系電話、電子郵箱)。
(二)注釋主要包括釋義性注釋和引文注釋。釋義性注釋是對文章正文中某一特定內容的進一步解釋或補充說明;引文注釋包括各種引用文獻的原文摘錄,要詳細注明節略原文。
(三)文責自負。概不接受抄襲稿件。本刊概不退稿,請作者自留底稿。
(四)題目中除公知公用的縮略語外,盡量不用外文縮略語。
(五)中、英文關鍵詞:一般3~5個名詞性規范術語。
綜上所述,通過不斷地修改和完善,提高稿件的質量和學術水平,增加被期刊錄用的機會。
《現代城市研究》是一本在經濟領域具有較高影響力的學術理論期刊,于1986年創刊,由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主管,南京城市科學研究會主辦,為月刊,國內統一刊號為CN:32-1612/TU,國際標準刊號為ISSN:1009-6000。
該刊設置了規劃與設計、本期聚焦:海綿城市、經濟、本期聚焦:城市安全規劃方法研究、本期聚焦:城市公共空間的規劃與設計、生態與環境、城鎮化、信息專欄_經社資訊、旅游、信息專欄_生態環保、歷史保護與更新、交通、信息專欄_規劃建設、城市發展戰略、城市建設、信息專欄_觀點、土地與房地產等欄目,覆蓋經濟領域多個研究方向,以反映經濟領域的最新動態和發展趨勢。
現代城市研究發表范例
-
基于耦合協調度的建設用地擴張與城市化發展研究——以上海-杭州灣城市群為例
作者:林萌; 于偉宣; 羅可雨; 董賽云; 張中浩; 肖銳
-
1820-1964年蘇皖地區農村居民點用地數量估計與空間網格化重建
作者:滕蕓; 成一農; 金曉斌; 楊緒紅; 薛樵風; 周寅康
-
基于可達性與場強模型的重慶市城市吸引范圍演變研究
作者:牟鳳云; 李夢梅; 周杰
-
基于公交服務需求與供給匹配程度的公交站點布局評價——以武漢市為例
作者:李博聞; 黃正東; 劉穩
-
東亞國家首都地區新城人口疏解路徑及對雄安新區的啟示
作者:魏玉君; 葉中華
-
基于農民意愿的健康鄉村規劃建設策略研究——以邯鄲市曲周縣槐橋鄉為例
作者:唐燕; 嚴瑞河
-
城市基礎設施空間配置效率評價模型及實證研究
作者:唐曉靈; 張青
-
舊城改造中老樁基再利用研究
作者:于清泉; 龔維明; 黃安永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