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國學》期刊投稿需要注意以下信息:
一、基本投稿方向
該刊是一本由四川大學中國俗文化研究所主辦的文學期刊,1999年創刊,本刊主要欄目有:研究報告、文獻綜述、簡報、專題研究。旨在推動文學學科發展和文學教學實踐創新。
二、內容與格式規范
(一)本刊實行以同行審稿為基礎的三審制(編輯初審、專家外審、編輯委員會終審)。審稿過程中保護作者稿件的私密權。對不擬刊用的稿件將告知退稿意見,對稿件處理有不同意見時,作者有權申請復議,并請提出申訴的文字說明。
(二)限為作者親自閱讀、公開發表過的文獻,只選主要的列入,采用順序編碼制著錄,按其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字編號,列于文末,并依次將各編號外加方括號置于文中引用處的右上角。書寫格式為:作者.文題.刊名年份;年(期):起始頁.網上參考材料序號.作者.文題網址(至子--欄目).上傳年月。
(三)中文題名一般不宜超過20個漢字;一般不設副標題;盡量避免使用英文縮略語、字符和代號,也不應將原形詞和縮略語同時列出;題名中的外文人名用原文;文稿最好獨立成篇;英文文題應與中文文題含義一致。
(四)注釋主要包括釋義性注釋和引文注釋。釋義性注釋是對文章正文中某一特定內容的進一步解釋或補充說明;引文注釋包括各種引用文獻的原文摘錄,要詳細注明節略原文。
(五)稿件應注明作者聯系電話、電子郵箱、工作單位及最方便的郵局收件地址,以便編輯部收到稿件后登記、編號,并寄樣刊。
(六)摘要和關鍵詞:摘要300字左右為宜,要求客觀反映文稿的主要內容;關鍵詞為3-5組。論文題目、作者姓名、作者單位、摘要、關鍵詞均需有相應的英文翻譯。
(七)科研基金資助的課題原則上著錄國家或省、部級以上的課題,需注明科研基金機構全稱和自主好,中、英文雙語著錄,分別置于中英文摘要關鍵詞下方,并在圓括號內注明其項目編號。
(八)正文。論文應論點明確、邏輯嚴密、數據可靠、內容翔實,提供詳細的分析數據與圖表。
(九)文稿中圖、表和照片力求精簡,一般不超過6幅。圖表用計算機清晰的打印出來(將繪制好的圖存于磁盤中寄給本刊),表格形式為三線表,并寫明圖名(標有圖注)、表名。
(十)主題:確保您了解雜志的主題和定位,并將您的稿件與之相關聯。閱讀最近發行的雜志,以便更好地了解雜志的風格和內容。
三、審稿周期
《新國學》期刊預計審稿時間:1個月內,發行周期為:半年刊,期刊級別:省級期刊,建議投稿前仔細核對格式要求,避免因細節問題延誤發表。
《新國學》雜志是一本致力于推廣和傳承中國國學傳統的學術期刊。作為當代國學研究的重要刊物之一,該雜志提供了一個平臺,讓學術界的專家學者們分享他們的研究成果和思考,促進中國傳統文化的研究與傳承。雜志以傳統文化為基礎,融合了現代學術的觀點和方法,以期推動國學研究的創新和發展。雜志內容涵蓋了廣泛的主題,包括經典文獻研究、古代哲學思想、歷史人物研究、傳世文化藝術、地方文化傳承等,旨在讓讀者更好地了解和感悟中國傳統文化的深邃和智慧。
雜志的文章嚴謹而深入,由權威學者和研究人員撰寫,包括國內外知名專家和學者的研究論文、學術評論、學術講演和書評等。這些文章不僅具有學術研究的價值,同時也能夠為廣大讀者提供獨特的視角和見解,促使他們更加深入地思考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和意義。雜志還積極發掘和推廣一些重要的國學資源和人才,努力打造一個學術研究的平臺和交流的橋梁。雜志每年都會舉辦國學學術研討會和論壇,邀請國內外國學專家、學者和愛好者進行廣泛的學術交流和合作。此外,雜志也開設了讀者來信和訂閱服務,積極與讀者溝通和反饋,增進互動和分享。
《新國學》雜志以其高質量的學術研究和獨特的刊載內容受到了廣大讀者的關注和喜愛。它不僅服務于國內高校和研究機構,也在國際學術界擁有良好的聲譽。通過持續不斷地推動國學研究的發展和傳承,該雜志為傳承和弘揚中國傳統文化作出了積極的貢獻。雜志致力于探索和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成為了國內外國學研究的重要平臺。通過學術研究和交流,該雜志為讀者提供了一個更加深入了解和欣賞中國傳統文化的窗口,助推國學的發展和傳承。
該刊被國內多個核心數據庫收錄,包括:知網收錄(中)等,這顯示了其在文學學界的學術影響力和權威性。
此外,《新國學》期刊還榮獲了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等,這些榮譽不僅證明了其學術質量得到了廣泛認可,也為其在文學學術界樹立了良好的口碑。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