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建筑材料》期刊提供以下投稿方式及注意事項:
一、在線投稿:通過期刊官網在線投稿,系統支持稿件上傳、進度查詢及審稿意見反饋,需注冊賬號后提交。
二、郵箱投稿:部分欄目接受郵箱投稿,《新型建筑材料》期刊地址:杭州市下城區華中路208號。
三、注意事項:在投稿前,務必仔細閱讀投稿指南和要求,確保稿件內容、格式等方面符合要求。
投稿須知:
(一)所有文章均請列出能反映論文特征內容、通用性較強的術語3 ~ 8 個作為關鍵詞。
(二)如系基金項目成果,須注明基金項目類別、名稱和編號。
(三)前言應充分說明研究工作的背景、意義、本文擬解決的問題、采用的方法和手段,引出重要文獻,全面評述相關研究工作,突出本工作的重要性和創新性,不要忽視國內同行的工作。
(四)帶圈數字與腳注內容之間空一個字符。對文章中所引用的資料第一次進行注釋時,必須將該文獻的作者姓名、文獻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時間、資料所屬頁碼一并注出。
(五)來稿切勿一稿數投。因經費和人力有限,恕不退稿,投稿三個月內作者會收到評審意見。
保持聯系暢通:在投稿后,保持聯系方式暢通,以便編輯部在審核過程中能夠及時與作者溝通。
耐心等待審核:由于編輯部工作量較大,審核過程可能需要一定時間,預計審稿時間為:1-3個月,作者應耐心等待審核結果,并避免頻繁催稿。
綜上所述,向《新型建筑材料》期刊投稿可以選擇在線投稿或郵箱投稿兩種方式。在投稿過程中,作者應仔細閱讀投稿指南和要求,確保稿件內容、格式等方面符合要求,并保持聯系方式暢通以便與編輯部溝通。
《新型建筑材料》期刊是一本在我國建筑領域具有廣泛影響力的學術期刊。它致力于為建筑理論研究者和建筑實踐工作者搭建交流平臺,全方位展示建筑領域的前沿成果與實踐經驗,創刊于1974年,是由中國新型建材設計研究院主管,中國新型建材設計研究院主辦的學術理論期刊,國際刊號:1001-702X,國內刊號:33-1078/TU。
新型建筑材料發表范例
-
碳納米管水泥基材料的制備及其熱膨脹系數研究
作者:張淑文; 張杰; 王貴春
-
TiO2光催化水泥基材料去除氮氧化物研究進展
作者:徐名鳳; 施惠生; 吳凱
-
燒結赤泥對磷酸鎂水泥力學性能的影響及重金屬固化效果研究
作者:張晨霞
-
低溫環境下碳酸鋰對硫鋁酸鹽水泥水化和性能的影響
作者:王文斌
-
彩砂耐磨性測試方法研究
作者:趙忠忠; 廖洪強; 樊飆; 高宏宇; 程芳琴
-
凍融條件下橋梁橋臺混凝土裂縫加固效果的試驗研究
作者:張立群; 胡靖宇; 于東超; 許藝穎; 趙振宇
-
爐渣基地聚合物抗壓強度及微觀結構研究
作者:申屠倩蕓; 錢曉倩; 錢匡亮
-
砂及新拌混凝土中氯離子含量快速測試方法的研究
作者:桂志偉; 周淵; 楊艷平
-
利用碎卵石配制混凝土的試驗研究
作者:李亞南
-
聚合物改性再生骨料滲透性混凝土凈水性能的試驗研究
作者:沈萬岳; ; 湯金潔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