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學報》作為一本醫學領域的學術期刊,投稿難度一般,但仍需要作者具備一定的學術實力。具體詳情需結合期刊定位、審稿流程以及投稿者的研究質量綜合評估。以下是詳細分析:
了解期刊信息:
《營養學報》期刊創刊于1956年,是由軍事醫學科學院主管中國營養學會;衛生學環境醫學研究所主辦的醫學類雙月刊。該雜志以中文出版,擁有國內刊號:CN 12-1074/R及國際刊號:ISSN 0512-7955。旨在成為醫學領域的先鋒,及時反映醫學改革與發展的最新成果,深入探索醫學規律,助力醫學事業的繁榮。通過高質量的論文和研究成果,為醫學工作者提供有價值的參考,促進學術交流與合作,推動醫學創新與進步。
期刊級別與定位:
《營養學報》 期刊被北大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CSCD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含擴展版)、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論文優秀期刊)、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CA 化學文摘(美)、JST 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日)、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等數據庫收錄。獲得了百種重點期刊、Caj-cd規范獲獎期刊、中國優秀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中科雙效期刊、中國精品科技期刊、RCCSE學術期刊、中國科技期刊優秀期刊、北大圖書館收錄期刊、中國百種杰出學術期刊等榮譽。主要欄目:特稿、專欄:中國母乳成分分析、論著、綜述等,注重理論與實踐結合。該期刊的讀者群體主要是醫學工作者、醫學研究者、醫學政策制定者以及對醫學領域感興趣的讀者。
投稿須知:
(一)各層次標題序數以數字連續編碼。格式為:“一、”“(一)”“1.”,其下為“(1)(2)”,再下為“①②”,之下不宜再分。
(二)作者簡介:姓名、性別、單位、職稱、通信地址、郵編、電話號碼以及電子郵箱。
(三)基金資助:獲得國家基金資助和省部級科研項目的文章請注明基金項目各稱及編號。
(四)稿件文字、標點、年代、數字等書寫方式均以國家有關規定為準。
(五)在本刊公開發表的作品,視同為作者同意通過本刊將其作品上傳至收錄網站傳播使用。作者如不同意作品被收錄,請在來稿時向本刊明確聲明。
發表周期:
采用三審制(初審、復審、終審),《營養學報》期刊預計審稿時間:1-3個月,如果超過預計的審稿時間仍未收到回復,可以主動聯系編輯部詢問進度,若想縮短周期,流程協助可咨詢在線客服。
投稿建議:
投稿《營養學報》期刊需注重選題創新性與格式規范性。建議投稿前充分研讀近期刊發文章,并嚴格遵循雜志社要求,對于具備一定學術實力的作者來說,是一個相對好投且發表周期較短的期刊選擇。
營養學報發表范例
-
中國營養學會-益海嘉里營養與安全研究基金公告
作者:中國營養學會基金管理辦公室
-
2015年中國十五省(區、市)18~59歲居民乳類及其制品攝入狀況
作者:黃緋緋; 王志宏; 張伋; 姜紅如; 張繼國; 王惠君
-
初生嬰兒腸道優勢雙歧桿菌、乳桿菌抗逆環境及黏附能力分析
作者:王瑞; 葛武鵬; 張靜; 梁秀珍; 王西寧; 崔秀秀; 劉陽; 張興吉
-
湖北省60歲及以上老年人膳食結構與健康狀況分析
作者:李菁菁; 彭飛; 張弛; 戴詩玙; 程茅偉; 龔晨睿
-
福建省漢族人群維生素D受體基因FokI及BsmI多態性與2型糖尿病的相關性研究
作者:黃崢; 林少凱; 陽麗君; 吳慧丹; 賴善榕
-
高脂飲食誘導的肥胖對大鼠精子形態及其線粒體功能的影響
作者:于海濤; 樊雨琪; 王佳楠; 文海燕; 王曉軍; 王舒然
-
硒聯合阿霉素調控乳腺癌細胞增殖與凋亡作用研究
作者:曹俐娜; 謝蒙蒙; 葛苗苗; 黃少華; 盛玉璐; 邵繼紅
-
玉竹多糖對高脂飼料喂養的小鼠脂代謝的影響
作者:王艷; 林禹翔; 康勁翮; 王征
-
表沒食子兒茶素沒食子酸酯(EGCG)對肝硬化大鼠端粒酶逆轉錄酶表達的影響
作者:賓文婷; 常加松; 史小林
-
基于三維細胞模型的反式白藜蘆醇對HT-29增殖凋亡影響及機制研究
作者:李美英; 馮觀萍; 王弘; 楊瑞麗; 孫遠明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