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稿件被《藝術設計研究》期刊退修后,可按以下流程進行修改,以提高錄用概率:
一、分析退稿原因
1.?仔細閱讀退稿通知:明確編輯或審稿人指出的問題,如選題不符、創新性不足、數據缺陷或語言表達問題?。
2.區分退稿類型:可修改退稿、拒稿(若意見表明“研究方向不符”,建議改投其他期刊)
二、針對性修改策略
1.深入探討研究問題,提供更全面、深入的分析和討論。
2.增加相關理論背景和文獻綜述,以支持研究論點的合理性和創新性。
三、重新投稿準備
1.?附修改說明:逐條回應審稿意見,說明修改內容及依據。
2.核對期刊要求:
(一)作者向本刊提交文章發表的行為即視為同意我刊上述聲明。
(二)稿件須有標題、作者姓名、內容摘要、關鍵詞。
(三)獲得基金項目資助的文章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和編號。
(四)前言應充分說明研究工作的背景、意義、本文擬解決的問題、采用的方法和手段,引出重要文獻,全面評述相關研究工作,突出本工作的重要性和創新性,不要忽視國內同行的工作。
(五)本刊注釋一律采用國標形式,腳注尾注分開。引用文獻依次注明:作者、文獻名、出版社、出版年、出版時間、頁碼等項,并請核對無誤。
綜上所述,通過不斷地修改和完善,提高稿件的質量和學術水平,增加被期刊錄用的機會。
《藝術設計研究》是一本在教育領域具有較高影響力的學術理論期刊,于1992年創刊,由北京市教育委員會主管,北京服裝學院主辦,為雙月刊,國內統一刊號為CN:11-5869/J,國際標準刊號為ISSN:1674-7518。
該刊設置了科學·藝術·時尚、理論前沿、服飾研究、設計與文脈、學術立場、美學思想、書評、教學園地等欄目,覆蓋教育領域多個研究方向,以反映教育領域的最新動態和發展趨勢。
藝術設計研究發表范例
-
略論柳宗悅“民藝”理論及思想
作者:趙云川
-
民國時期(1912.1937)上海平面設計大眾性探議
作者:張引
-
對話策展人:學術轉化為藝術—《在最遙遠的地方尋找故鄉—13~16世紀中國與意大利的跨文化交流》展獨家解讀
作者:潘桑柔; 李軍
-
一位年輕畫家筆下的古老神話--青年維米爾和《狄安娜與同伴》
作者:徐紫迪
-
20世紀初慈禧肖像的對外宣傳及跨文化傳播
作者:董麗慧
-
關于漢陽陵著衣式陶俑制作工藝的探討
作者:莊家會
-
何謂中國藝術?--在全球景觀與個案研究之間
作者:王德巖
-
基于“數字布魯姆”理論的空間形態構成知識更新與慕課建設
作者:艾小群; 吳振東; 孫楚俏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