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稿件被《巖土工程學報》期刊退修后,可按以下流程進行修改,以提高錄用概率:
一、分析退稿原因
1.?仔細閱讀退稿通知:明確編輯或審稿人指出的問題,如選題不符、創新性不足、數據缺陷或語言表達問題?。
2.區分退稿類型:可修改退稿、拒稿(若意見表明“研究方向不符”,建議改投其他期刊)
二、針對性修改策略
1.深入探討研究問題,提供更全面、深入的分析和討論。
2.增加相關理論背景和文獻綜述,以支持研究論點的合理性和創新性。
三、重新投稿準備
1.?附修改說明:逐條回應審稿意見,說明修改內容及依據。
2.核對期刊要求:
(一)基金項目有則加。格式為“基金項目:基金名稱(編號)”。論文若系省部級以上基金項目,本刊將酌情優先發表。
(二)文章標題力求簡明、醒目,反映文章的主題,字數控制在20字以內為宜,最好不設副標題,盡量避免使用外文縮略語。
(三)注明所有作者的姓名,工作單位名稱、所在城市和郵政編碼(中、英文),并注明第一作者的出生年、性別、籍貫(具體到城市或縣)、最高學歷、職稱、職務、主要研究方向、電子郵箱、詳細通信地址和聯系電話。
(四)參考文獻必須是作者親自閱讀過的原始文獻。一般論著不超過15條,綜述不超過20條。
(五)摘要應有中英文摘要,中文字數控制在300-400字之間。
綜上所述,通過不斷地修改和完善,提高稿件的質量和學術水平,增加被期刊錄用的機會。
《巖土工程學報》是一本在工業領域具有較高影響力的學術理論期刊,于1979年創刊,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管,中國水利學會;中國土木工程學會;中國力學學會;中國建筑學會;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中國振動工程學會主辦,為月刊,國內統一刊號為CN:32-1124/TU,國際標準刊號為ISSN:1000-4548。
該刊設置了論文、簡訊、短文、討論等欄目,覆蓋工業領域多個研究方向,以反映工業領域的最新動態和發展趨勢。
巖土工程學報發表范例
-
基于承壓含水層水力響應的溪洛渡水電工程區谷幅收縮變形預測研究
作者:莊超; 周志芳; 李鳴威; 王錦國
-
真空預壓處理填埋污泥的固結解析解
作者:田乙; 吳文兵; 梅國雄; 蔣國盛; 梁榮柱
-
類矩形盾構施工對地下管線影響的模型試驗研究
作者:魏綱; 王辰; 蔡詩淇; 許訊; 洪子涵; 崔程虹; 徐銀峰
-
原狀和壓實黃土持水特性及濕陷性對比試驗研究
作者:穆青翼; 黨影杰; 董琪; 廖紅建; 董歡
-
四類常見邊坡巖石類別識別和邊界范圍確定的方法
作者:王鵬宇; 王述紅
-
大足石刻小佛灣造像砂巖室內模擬劣化試驗研究
作者:李震; 張景科; 劉盾; 張可; 劉建輝; 李黎; 梁行洲
-
無黏結預應力環錨襯砌力學特性原位加載試驗研究
作者:曹瑞瑯; 王玉杰; 汪小剛; 齊文彪; 皮進
-
壓實黏土剪切帶滲透特性試驗研究
作者:王剛; 游克勤; 魏星; 張建民
-
砂礫石墊層料與混凝土面板接觸面特性的大型單剪試驗研究
作者:王艷麗; 饒錫保; 潘家軍; 左永振; 高盼
-
基于圍壓柔性加載的土石混合體大型三軸試驗離散元模擬研究
作者:張強; 汪小剛; 趙宇飛; 周家文; 孟慶祥; 周夢佳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