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詩》期刊投稿需要注意以下信息:
一、基本投稿方向
該刊是一本由同濟大學人文學院主辦的藝術期刊,2015年創刊,本刊主要欄目有:陶淵明研究專輯、古典詩學、當代詩學檔案、詩人觀點、詩序跋、詩訪談、附錄。旨在推動藝術學科發展和藝術教學實踐創新。
二、內容與格式規范
(一)內容摘要:反映研究對象和范圍、采用的研究手段和方法、得出的核心結論,體現論文的創新性和學術影響,旨在提高論文的引用量與轉載量。一般以400-500字為宜。
(二)本刊用通行簡體字排印。有特殊符號或少數民族文字及民族古文字的,請隨稿寄上輸入軟件。本刊對擬用文章有刪改權,如不同意,請在來稿中注明。
(三)來稿需附作者簡介,注明作者姓名、出生年月、籍貫、性別、單位、職務、職稱、研究方向、學歷,作者詳細的聯系地址、郵編、電話、電子郵箱等信息。
(四)來稿若為課題研究成果,則凡被省級以上單位正式立項的課題,應在文中標明課題的立項單位、級別、時間和編號等信息。
(五)正文標題:正文標題的層次不宜過多,層次序號為一、(一)、1、(1),層次少時可依次選序號。正文一級標題用加粗的宋體4號字,二級以下標題用加粗的宋體小4號字。
(六)稿件中插圖與表格無論何種種形式均應插在Word文檔中規范表達。盡量避免使用不必要的圖表。
(七)同一頁類列出多個注釋的,應根據注釋的先后順序編排序號。注釋序號以“①、②”等數字形式標示在被注釋詞條的右上角。頁末或篇末注釋條目的序號應按照“①、②”等數字形式與被注釋詞條保持一致。
(八)文稿引文務須準確,采用順序編碼制,在引文處按論文中引用文獻出現先后阿拉伯數字連續編碼,序號外加方括號。
(九)論文中的引文參考文獻采用腳注(頁下注)形式,在正文中引文或注釋的文字結束處,對應圓圈內加阿拉伯數字(①②③……)的序號(上標);每頁獨立順序編號。
(十)編輯部對稿件采用雙向匿名評審,公平評審,并根據審稿專家的意見確定擬錄用的稿件,對不宜錄用的稿件及時通知作者退稿。
三、審稿周期
《原詩》期刊預計審稿時間:1個月內,發行周期為:年刊,期刊級別:省級期刊,建議投稿前仔細核對格式要求,避免因細節問題延誤發表。
《原詩》創刊于2015年,辦刊以來,融指導性、實用性、知識性于一體,發行周期為:年刊,經過雜志社調整,不斷提高了刊物的整體質量,在行業內有一定的影響。承載著推廣現代詩歌文化、激發詩歌創作活力、促進詩人之間交流的重要使命。雜志致力于成為連接詩人、評論家及廣大讀者之間的橋梁,通過發表高質量的原創詩歌作品、深度評論文章以及詩歌理論探討,推動當代詩歌的發展。它不僅關注國內詩壇的新動態,也積極引入國際視野,介紹國外優秀的詩歌作品和創作理念,旨在為中國詩歌界注入新的靈感源泉。
本刊展示來自不同年齡段、背景各異的詩人創作的最新詩歌作品。無論是成名已久的資深詩人還是嶄露頭角的新銳力量,原詩都為其提供了展現才華的空間。邀請國內外知名的詩人、學者進行深入對話,分享他們的創作歷程、藝術觀念以及對當前詩歌環境的看法。刊載針對具體作品或現象的專業評論文章,幫助讀者更深刻地理解詩歌背后的意義與價值。注重挖掘具有創新精神和個人特色的詩歌作品,鼓勵詩人突破傳統框架,勇于嘗試新的表達方式。同時,雜志還特別強調詩歌的社會責任感,倡導用詩歌反映現實生活,關注社會熱點話題,傳遞正能量。
該刊被國內多個核心數據庫收錄,包括: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等,這顯示了其在藝術學界的學術影響力和權威性。
此外,《原詩》期刊還榮獲了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等,這些榮譽不僅證明了其學術質量得到了廣泛認可,也為其在藝術學術界樹立了良好的口碑。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