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巖性油氣藏》期刊提供以下投稿方式及注意事項:
一、在線投稿:通過期刊官網在線投稿,系統支持稿件上傳、進度查詢及審稿意見反饋,需注冊賬號后提交。
二、郵箱投稿:部分欄目接受郵箱投稿,《巖性油氣藏》期刊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雁兒灣路535號。
三、注意事項:在投稿前,務必仔細閱讀投稿指南和要求,確保稿件內容、格式等方面符合要求。
投稿須知:
(一)注釋:本刊實行“參考文獻”與“注釋”分開排版,“注釋”是對論著正文中某一特定內容的進一步解釋或補充說明,緊接正文之后排版,注釋以①②③……的序號單獨排序,并注意注釋符在文中不用上標格式。
(二)摘要應以第三人稱撰寫,以介紹論文內容概要為目的.不應有評價性詞語,摘要內容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等。
(三)通信作者著錄于文章首頁地腳,同時附上通信作者的電子郵箱。
(四)基金項目:基金項目名稱及編號。
(五)文章正文內標題一般分為四級,分別用“一、”“(一)”“1.”“(1)”等標示排序。
保持聯系暢通:在投稿后,保持聯系方式暢通,以便編輯部在審核過程中能夠及時與作者溝通。
耐心等待審核:由于編輯部工作量較大,審核過程可能需要一定時間,預計審稿時間為:1-3個月,作者應耐心等待審核結果,并避免頻繁催稿。
綜上所述,向《巖性油氣藏》期刊投稿可以選擇在線投稿或郵箱投稿兩種方式。在投稿過程中,作者應仔細閱讀投稿指南和要求,確保稿件內容、格式等方面符合要求,并保持聯系方式暢通以便與編輯部溝通。
《巖性油氣藏》期刊是一本在我國工業領域具有廣泛影響力的學術期刊。它致力于為工業理論研究者和工業實踐工作者搭建交流平臺,全方位展示工業領域的前沿成果與實踐經驗,創刊于1989年,是由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主管,中國石油集團西北地質研究所有限公司;甘肅省石油學會主辦的學術理論期刊,國際刊號:1673-8926,國內刊號:62-1195/TE。
巖性油氣藏發表范例
-
馬頭營凸起館二段窄薄河道砂體地震識別
作者:張建坤; 吳鑫; 方度; 王方魯; 高文中; 陳小軍
-
塔河油田蓬萊壩組異常地震特征及地質成因分析
作者:苑雅軒; 樊太亮; 苑學軍; 張赫航; 汪佳蓓; 羅成; 閆昕宇
-
致密油儲層成巖相類型及其對產能的影響——以鄂爾多斯盆地姜家川地區長8儲層為例
作者:徐波; 王建; 于樂丹; 王凱澤; 董鳳娟; 劉峰
-
薄互層砂巖油藏多因素綜合約束的產量劈分方法
作者:楊兆平; 岳世俊; 鄭長龍; 劉雄志; 陳更新
-
基于甲型水驅規律曲線的表征方法改進
作者:凌浩川; 孟智強; 石洪福; 孫強; 潘杰
-
雙重介質低滲油藏斜井壓力動態特征分析
作者:姜瑞忠; 沈澤陽; 崔永正; 張福蕾; 張春光; 原建偉
-
頁巖氣水平井試井模型及井間干擾特征
作者:李繼慶; 劉曰武; 黃燦; 高大鵬
-
頁巖氣井重復壓裂選井評價模型研究及應用
作者:崔靜; 高東偉; 畢文韜; 廖如剛
-
CO2破巖機理及壓裂工藝技術研究
作者:丁勇; 馬新星; 葉亮; 肖元相; 張燕明; 古永紅; 馬超星
-
涪陵頁巖氣田平橋區塊深層氣井壓裂工藝優化與應用
作者:張馳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系。